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云南省累计投入250多亿元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
近年来,云南省着力夯实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累计投入250多亿元,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5年来,新建校舍逾1000万平方米;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助力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就学;对贫困地区教师加大补助力度,招聘特岗教师,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014年鲁甸地震当晚,首批抵达的记者大多在当地学校住了一晚。大震不倒,鲁甸校舍经受住了这个考验。
在云南乡村,最漂亮壮观的楼,十有八九是教学楼。5年来,云南省通过优化整合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通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云南基础教育持续发展,投入更多了,基础更牢了。
添硬件:
投入250多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校舍增加千万平方米
桃树、李树上挂满沉甸甸的果实,校舍整洁明亮,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在蓝天白云下回荡。走进云南禄劝县翠华镇大松园小学,“花园式”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谈到过去5年学校的变化,大松园小学校长邵国义说:“国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后,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现在的大松园小学,图书室、实验室、绘画室等一应俱全。”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云南加快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五大工程”之首。截至2016年底,云南省累计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简称“全面改薄”)资金250多亿元,校舍建设开工面积1281万多平方米,完成设施设备购置37.82亿元,分别占五年规划的73.66%、93.11%、72.14%和63.9%。
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云南义务教育薄弱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学校教学、生活用房面积逐渐达标。与2011年相比,云南全省校舍建筑(竣工)面积增加1056万多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音乐器械、美术器械、实验仪器等达标学校的比例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基本得到满足。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马库小学校长张学芬,最近很高兴,因为孩子们能用上最新的电子白板了:“我们小学在最边远的地区,过去交通闭塞,很多人甚至没有走出过大山。现在通过网络,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全国、全省最优秀老师的上课视频,直接使用他们的上课课件。”
为了有效补上云南山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短板,云南加速推进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近5年来,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信息化设备投入超过15亿元,70%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互联网,建成多媒体教室10.8万间,覆盖65%的教室。全省教学点实现数字教学设备全覆盖,60%的中小学教室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
保就学:
幼儿园增加3000余所,随迁子女读公办学校的超八成
“现在,读书的经济负担小多了。”邵国义说,孩子们在学校每年可以享受800元的营养改善计划补助,住校生每年还可以额外享受到1000元的生活补助。
近几年,云南省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强化政府“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监测机制和报告及帮扶机制等6项制度,将“控辍保学”工作情况纳入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一票否决”指标,努力确保每一个辍学孩子都能返校就学。
而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问题的解决,云南不少地区又将发展学前教育、破解“入园难”作为着力点。2016年相较2011年,云南省幼儿园增加3053所,在园幼儿增加22.92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增加2.10万人,学前教育一年毛入园率提高12.72个百分点,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24.01个百分点,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提高14.9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环境也在改善。曲靖市国家级经开区翠峰街道白牛小学,学生数量在5年时间里由300多名增加到800多名。校长白云瑞终于不必再为外来学生求学协调学位了,因为去年开建的新教学楼,眼看着就要竣工了。
在乡村,云南省全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条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留守儿童跟踪管理制度、结对联系制度、亲情关爱制度,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此外,云南建立起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着力开展帮困、助学,通过出台《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意见》《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云南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坚决落实“两为主”和“同城同教”政策。截至2016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有38.14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为32.26万人,占84.60%。
留师资:
对贫困地区教师加大补助力度,招聘6.2万名特岗教师
“虽然学校师资紧张,工作也很忙,但这几年工作有干劲多了。”邵国义说。
2012年的时候,邵国义每个月的工资仅2000多元。现在,他的收入涨了3倍,有6000多元。他还介绍,有些教双语的老师待遇更高,“这有利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了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从2016年起,全省85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对边远贫困地区、“民汉双语”等教师加大补助力度;启动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0.7亿元,建设2万余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长期以来,在农村地区,教师结构不合理,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城乡美育差距,在线课堂弥补。在曲靖市沾益区,偏远校区的孩子通过在线课堂,和城镇学校同步学习音乐美术课,有效弥补了师资不足。
此外,云南省通过全力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优秀中小学校长和云岭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扎实推进国家实施的“特岗计划”,全省先后招聘6.2万名特岗教师,已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7.8%。
同时,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实现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机结合。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学校 教师 基础教育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