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杭州老电梯占比24%已现老年化 改造比例不到5%
挨家挨户敲开门,要修就争取一步到位
仙林苑小区,2003年-2005年期间分期交付,11幢高层住宅,共有电梯25台,梯龄也基本在10年以上。其中,12幢的1台电梯刚刚完成了改造升级。物管苏主任介绍,12幢是2004年交付使用的,两梯8户,高22层,共有住户160余户,电梯老化尤其严重,多次出现突然停梯、梯门夹人、底坑漏水等情况。此外,因为有些住户经常推着电瓶车进电梯,暴力撞击下,甚至电梯轿厢底部与轿厢壁之间出现了开裂的情况,裂缝大到可以伸进去一只脚,十分危险。
在征集了居民意见之后,业委会下定决心改善电梯现状,挨家挨户地敲开住户的门。征求意见后,12幢业主选择了对电梯进行改造升级。改造方案基本与左岸花园相似,还增加了电梯底坑补漏等基建项目,确保改造升级后电梯有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仙林苑这台电梯改造花费在20万元左右。同样也是动用了该幢居民的物业维修基金。目前,12幢的第一台电梯改造升级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另外一台预计本月28日也将入场改造。
仙林苑业主委员会副主任吴耀坤退休前是从事机械工作的,对12幢电梯选择改造升级方案,吴师傅说:“既然要修,花了钱了,就要一步到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梯升级改造需要20万元左右,大修也需要10万元左右。而且,电梯大修后,过个四五年,恐怕又是一堆问题,还不如直接改造升级!这一装好,又能用上10多年了嘛。”
吴耀坤告诉记者,12幢的物业维修基金有100万出头。十多年下来,利息也有20多万,因此电梯改造升级费用也是居民可以接受的。
老电梯之困
只改造了约5%
难点在于动用物业维修金
仙林苑小区电梯困人现象曾在2015年引发过一场讨论。
当时,就有业主提出要对小区内的这些老电梯进行改造升级——时隔两年,梦想成真。但绝大部分的老电梯没有条件和机会“脱胎换骨”完成改造。
钱报记者了解到,被改造得较早的老电梯,是杭州丰家兜的2台电梯,2013年完成改造。当时,社区发动了业委会楼道组长等多方劝说居民,“经费由政府出大头、物业维修基金承担一点,其余由街道兜底。”社区相关负责人回忆,尽管这样,还是困难重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动用物业维修基金相当困难。
“老电梯被彻底改造的数量是比较少的,更不要说完全使用物业维修基金(完成改造)了。”杭州96333电梯应急处置中心主任张文说,各个小区的尝试方式各有不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快推进电梯改造,“目前,没有专门的规定来统一电梯改造工作,所以每一种尝试都是有益的。”
据张文介绍,杭州的老电梯最近三年的改造升级数量不多,大概只有几百台。
“今年前7个月,共改造了大约150台老旧电梯(10年以上),如果加上前三年的,改造总量大约是650台。”
专门负责电梯改造的杭州容创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健康说,随着老电梯的增多,今后的电梯改造量会有较大增幅。
杭州有多少老电梯急需得到改造,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据记者了解,杭州共有10年以上老电梯2.54万台(15年以上老电梯6000余台)。来自96333中心和“容创电梯”的说法,杭州的2.5万台老电梯中被改造的比例还不到5%——其中,全部用物业维修基金进行改造的电梯更是凤毛麟角。
本报记者 王丽 本报首席记者 鲍亚飞 见习记者 汪佳佳 夏国燕 文/摄
编辑:梁霄
关键词:杭州 老电梯 老年化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