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揭秘“降温神器”:退热效果有限 需防过敏控制时长
记者购买了喷雾、冰垫、加湿风扇等9种降温工具,并对其效果进行测试。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冰垫里的填充物是一些细小颗粒。
加湿风扇在“吹风+喷雾”的模式下起到降温效果。
“降温神器”虽有效 医生建议要少用
新京报记者实测9种降温工具,清凉喷雾见效最快;专家提醒称存在皮肤红肿、肌肉痉挛等风险
夏季进入尾声,但与秋高气爽之间,仍隔着一只“秋老虎”。为了对抗炎热,不少市民购买“降温神器”寻找清凉,这些工具到底是否好用?近日,记者在网上随机购买了喷雾、冰垫、加湿风扇等不同类型的9种降温工具,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测试。专家分析,这些工具多利用物质相变热原理,而医生提醒,若非户外暴晒,其实不宜多用,部分人群还应谨防过敏。
■ 实验样品
喷雾类:清凉喷雾2种,加湿风扇 亲肤类:清凉贴,冷感毛巾,冰丝巾,冰枕,冰垫2种
实验1
清凉喷雾10秒可见效
记者共购买了两款清凉喷雾,分别为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这类喷雾主要喷洒在T恤衫、睡衣等衣物上。
记者取出一件睡衣,测得布料温度为27.7℃,在睡衣的三个不同部位,分别喷上两种喷雾与清水。10秒后,测得分别喷洒进口喷雾、国产喷雾、清水的布料,温度为24.3℃、25.1℃、25.3℃,3分钟后分别为21.7℃、21.8℃、23.2℃。可见此类喷雾能使布料温度降低,相比普通清水作用更明显。
此类产品中含有薄荷脑,穿上睡衣,可以感受到薄荷带来的轻微刺激,几十分钟后,喷雾部位温度已经上升,但仍有薄荷特有的凉爽感。
加湿风扇则能在吹风的同时从中心喷出水雾。在“吹风”与“吹风+喷雾”两种模式下,记者将温度计放在离风口约15厘米的位置,测得室温27.7℃时,“吹风”未给室内带来降温,而“吹风+喷雾”在半分钟将温度降至21.6℃,3分钟后降至19.7℃并维持稳定。
实验2
冰巾冰垫温度略降更持久
相对喷雾类的产品,亲肤类的降温工具更加丰富。既有含细小颗粒的冰丝巾、冰垫,也有使用凝胶的冰枕、清凉贴等。这些产品多稳定在一个凉感温度,并能持续较长时间。
冰丝巾使用前应在水中浸泡,内部填充物质吸水,使得布料膨胀。实验时室温为28.6℃,泡水后冰丝巾温度为26℃左右,将其放置约30小时,室温变为27.5℃,但冰丝巾的温度没有变化。而清凉贴撕开后,温度保持25℃左右。
记者还同时对冰枕和两种冰垫进行测试。测量时室温为27.4℃,三类产品的温度在26.6℃左右,将其浸泡在43℃的水中,数分钟后,可以摸到其温度明显低于水温。为让三种产品充分受热,在水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此时水温为33℃,而三种产品温度仍低于水温,冰枕和两种冰垫的温度分别为28.6℃、29.3℃、27.9℃。
相比之下,冷感毛巾温度变化较快,常温下测得其布料温度为26℃,浸水后大力甩动,毛巾迅速降温,10秒内测得温度为19.5℃,下降了6.5℃。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温度 喷雾 降温 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