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伟大的变革 历史的跨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纪实之三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题:伟大的变革 历史的跨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纪实之三
新华社记者 解放军报记者
塞北高原,长天寥廓。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1.2万名官兵、600多台战车集结列阵,以征尘未洗的野战阵容、战斗姿态迎接人民军队90岁生日,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天安门广场胜利日大阅兵的壮观景象犹在眼前。就是在那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习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近700个日日夜夜过去。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伟大的变革,历史的跨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动的这场伟大的变革,像澎湃奔腾的巨浪,像强劲浩荡的东风,正在加快重塑这支军队,推动三军将士在改革强军的征程上阔步向前。
中流击水,勇进者胜。一场深刻改变人民军队未来的变革在统帅心中酝酿
深圳大鹏湾,蛇口港。
2012年12月8日上午11时,习主席登上停泊在这里的中国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海口舰。
战舰鸣笛起航,驶向浩瀚南海。此刻,习近平就任党的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只有20多天。
风起云涌,天高海阔。一场深刻改变人民军队未来的变革,正在统帅的心中酝酿。
2012年11月15日,习主席主持召开新一届军委班子第一次常务会议,就鲜明指出: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努力夺取我军在军事竞争中的主动权。
环视全球,这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美军推进“二次转型”,俄军推进“新面貌”军事改革,英、法、日、德、印等国军事改革也一刻不曾停歇。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年度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来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这个路口,波谲云诡。这个路口,暗涛汹涌。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前所未有地面临严峻的安全压力和风险挑战。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习主席担任军委主席后第一次视察部队,就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就登上战舰出海,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新一代最高领导人,不仅要强力推动中国的改革事业,而且还将坚定不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2013年3月11日,面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代表,习主席首次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他号召,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放眼世界,纵观全局,审时度势。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信息时代的世界军事竞争,大潮汹涌,惊涛拍岸。世界新军事变革速度之快、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习主席的话语充满了时不我待的忧患:世界新军事革命给人民军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渤海湾畔,舰旗飘扬。2013年8月28日,习主席登上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习主席第三次视察海军部队。
热风吹雨,心潮逐浪。习主席的话语振聋发聩: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我们要抓住机遇、奋发有为,不仅要赶上潮流、赶上时代,还要力争走在时代前列。
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习主席告诫全军:军队要跟上中央步伐,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决推进军队各项改革。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历史担当。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习主席提议,党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内容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一条消息引爆互联网: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也是第一次。
这一年,是中国深改元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
两个甲子后,中国军队走上了变革图强的崭新起点,中国军人的耳畔依然警钟长鸣。习主席针对演习训练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尖锐地指出:要说有短板弱项,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项,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巨大的风险和考验,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决心坚定不移:越是难度大,越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决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只要全军统一意志,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深入论证,科学设计。人民军队历史上力度空前的改革绘就蓝图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1954年,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拉开序幕,实行军衔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正在论证酝酿。这年夏天,毛泽东眺望沧海,写下气魄恢弘的《浪淘沙·北戴河》。
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五大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人民军队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的必由大道,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的胜利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如今,人民军队改革强军的崭新变革即将展开。
这次改革,不同以往。它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和局部改造,而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力度、深度、广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的,也有别于世界其他军队的改革,没有现成样板可以借鉴,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改革,不同寻常。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解决的大都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方案设计得科学不科学、精确不精确,直接关系改革成败。
这是一次迎难而上的跋涉,这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起航。
在习主席的筹划和指挥下,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专家咨询组陆续组建,历时一年零九个月的改革研究论证蹄疾步稳展开。
习主席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小帆船可以在水里打转,绕几个弯又起来了,泰坦尼克号要是沉了,它就真是沉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支军队,在改什么、不改什么问题上要有战略定力,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准确把握军事需求,使各项重大改革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一致起来;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习主席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立起了根本指导。
“我们在作出改革决策之前,要先听他个八面来风。”习主席要求,把调查研究贯穿改革全过程。他2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3次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当面听取有关大单位改革意见建议,亲自组织研究改革重大问题,还专门指示:“有什么好的想法,还可以通过有关渠道向领导小组反映。”
体制性障碍在哪里?结构性矛盾是什么?政策性问题有多少?多个改革专项小组和专家咨询组,从军内到军外,从国内到国外,广泛调研,集中智慧,反复论证。
690余个军地单位,800余个座谈会、论证会,900多名在职和退休军地领导、专家,2165名军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和师旅级部队主官,3400余条部队官兵意见,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修改、完善……
金戈铁马费运筹。习主席指出:要把握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北京,香山脚下,一场特殊的“兵棋推演”在军事科学院展开,课题是:新的领导指挥体制运行流程。推演持续整整10天,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首次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辅助改革研究论证。
2015年盛夏,酷暑难耐,也是改革论证最紧张的日子。
7月14日、22日,习主席先后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和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审议通过改革总体方案。
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我军特色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
11月24日,北京瑞雪初霁,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习主席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动员号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会议明确,先改指挥领导体制,再调力量规模结构,政策制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续,压茬推进。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蓝图绘就,路标竖起,人民军队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改革吹响了进军号。
改革首战,奠定胜局。领导指挥体制变革立起人民军队新的“四梁八柱”
2016年1月16日零时,一个划时代的瞬间。
根据习主席的命令,从此时起,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大军区停止行使指挥权。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开始运转。
岁末年初,人民军队改革的嘹亮号角一次次吹响。
2015年12月31日,习主席向新成立的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2016年1月11日,习主席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
2016年2月1日,习主席向新成立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
短短一个月时间,人民军队在看似波澜不惊中,跨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大步。
改革千头万绪,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最关键。习主席把军队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打破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上,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构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领导指挥体制。
当年,邓小平在酝酿百万大裁军时曾说:怎么减法,请大家出主意,我只讲总部带头。如今,中国军队的新一轮改革,最先“动刀子”的地方,又是总部。
一声令下,雷厉风行,运行了几十年的总部制一夜之间走入历史,15个军委机关部门全新登场。其中,正师级以上机构减少200多个,人员精简三分之一。
改革之难,难在冲破传统思维的禁锢,难在突破既得利益的羁绊。有些痛,必须忍;有些关,必须闯。
习主席明确指出,军委机关调整组建是整个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龙头,是这轮改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举措。
军委机关调整改革,实际上是对人民军队战略领导、战略指挥、战略管理体系的一次全新设计。新的军委机关与原四总部相比,指挥、建设、管理、监督路径更加清晰,决策、规划、执行、评估职能配置更加合理,更加聚焦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使军委机关真正成为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
改革是个大合唱,笙箫齐鸣奏华章。2014年11月7日,习主席签署命令,解放军审计署由总后勤部划归中央军委建制。一年之后,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军委审计署出现在了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序列中。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全部实行派驻审计,巡视和审计监督实现常态化、全覆盖。调整军事司法体制,按区域设置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保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党中央 领导 推进 强军兴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