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十九大前发布的这则重磅意见,很有意味

2017年09月27日 08:12 | 来源:侠客岛
分享到: 

对于整体国民经济来说,企业最基础的作用在于解决就业、贡献税收、拉动经济。

数据的说服力是明确的。早在2011年,仅中小企业,就贡献了中国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并创造了中国80%的城镇就业;财经作家吴晓波则称,到2016年12月,中国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加起来,贡献了中国55%的税收、制造业70%的工业产值和95%的就业机会。

过去十年,民间投资曾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活力来源。2016-2012年,中国的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30%-50%的高水平;民间投资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2006年是36%,2015年12月则是64%。

因此,在经历了2016年民间投资的大幅度下滑、十年内首次民间投资增速低于总投资增速后,国务院专门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之后多部委跟进施策。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2017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再次来到7.2%的水平,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4个百分点,助力中国上半年经济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之前民间投资增速为何下滑?企业为何信心不足?在不少学者的分析中,“对产权保护不放心”,“对人身、资产安全方面的担心”是一项扎眼的原因。也是部分出于这样的担心,海外追逐绿卡、资产外流甚至是“转移”,就成了一些企业家的“理性选择”。

在与多名企业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抱怨”和“担心”的事情有许多共通之处,而这些担心也是多方因素的纠缠。

比如“营商环境不好”,有时涉及到行政效率的低下,有时则是地方政府一些不讲诚信、“换领导换路线”导致的政策反复、吃拿卡要、把企业当“肥羊”来宰的灰色手法;“不安全感”,则大多来自对产权的担心,比如法律的不健全,以及现实中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利益的负面案例的“示范效应”。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十九大前 重磅意见 很有意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