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央视披露歼15战机再次故障 起飞300米后往下掉

2017年10月16日 12:59 |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到: 

记者:所以那个时候,安危,自己的生命排在第几个去考虑?

曹先建:因为当时可能顾不上自己的安危。

记者:就是本能?

曹先建:对,职业的本能。

记者:如果在那种情况下,人的生存本能会怎么样?

曹先建:人的生存本能,当时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内,可能就跳伞了,越早越好,对弹射机来讲,高度越高,弹射越安全。

记者:如果你要是遵从了生存本能的话,你会在什么时候就跳?

曹先建:应该再早2秒钟,或者高度300米左右的时候,就应该跳伞了。

在此之前,曹先建已经从事飞行14年时间,先后驾驶过7种机型、飞行过数千架次,曾经多次成功处置过遇到的紧急情况。然而这一次,因为战机刚刚起飞,300米的飞行高度留给他紧急处置的时间实在太短。为了挽救战机,曹先建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机,直至飞机坠毁前的最后2秒钟,他才拉动座椅上的弹射手柄,然而,因为高度不够,降落伞没有完全打开,曹先建重重摔到了海面上。

记者:人是什么状态?

曹先建: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入水之后,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背上特别疼,动不了,我想自救,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个能力,我只能等待救援直升机过来。

身负重伤的曹先建被直升机救起,运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经医生检查,他身上胸椎、腰椎、尾椎等多处爆裂性骨折。

记者:医生说这种状态还能飞吗,因为你是个飞行员?

曹先建:按照他们初步的考虑是肯定不能飞了。

记者:是多久不能飞,是暂时不能飞还是一辈子?

曹先建:因为像这种情况他们原来都没见过,摔这么严重,受伤之后,能不能飞,按照他们的经验来看是飞不了的。

记者:咱先不说飞不飞,你能不能站起来,当时医生的判断?

曹先建:这个时候,医生也不会讲能不能站起来,也是要积极治疗。

医生的初步诊断,让曹先建备受打击。因为按照原计划,他将在二十多天之后参加着舰资格认证,然而事故的发生,让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记者:你为这个目标,你训练了多长时间了?

曹先建:2013年初,从空军到海军来,我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记者:3年多的时间就为这个目标,结果就在眼前的时候出问题了。

曹先建:那时候感觉相当于跑步一样,倒在了终点前面。

之后,曹先建被转运到北京,在海军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记者:然后到这段你脑子里琢磨什么?

曹先建:除了疼痛之外,我还想着事故,飞机到底什么原因引发的这个故障,在考虑这件事情。

记者:飞行员,尤其是舰载机的飞行员,他和飞机之间是什么关系?

曹先建:亲密的伙伴。

记者:等于是飞机这次事故里面,你这个伙伴就没了,另外一个眼见就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为它努力了3年多,就在眼前完不成了,对你来说很现实的一个想法,接下来怎么办?

曹先建:首先还是把身体养好,这是最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恢复健康了,我们才能继续从事飞行这个行业,再从事舰载机这个事业。

2016年4月12日,曹先建在海军总医院接受了第一次手术,使用6颗钢钉将骨折的腰椎固定住,按照医疗团队制定的计划,他需要在一年到一年半之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将植入的钢钉取出来,如果康复效果好,就能够重返蓝天,这让曹先建重新燃起了飞行的希望。

记者:你手术之后考虑的是能不能飞,但是我想站在你父母的角度,站在你爱人的角度,想到的问题,一定是你能不能正常地活下来,正常地站起来,过正常的日子,普通的日子,你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会不会冲突?

曹先建:有一个很明显的冲突在这里,我的父母对我的飞行,一直是特别支持的,虽然他们也知道有一定的风险性,他们对于我个人来讲,还是比较放心的,出现这个事之后,突然感觉不放心了。

记者:因为在家人的整个评价体系里,你的命是最重要的,他们有没有阻拦过你,干脆别飞了,就好好过日子。

曹先建:说过这样的话,手术后不久,能不能康复,能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那时候还是一个未知数,说你飞了十来年了,年纪也不小了,该回来过点正常人的日子,当时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我特别能理解他们,我也不能说我一定要什么,当时,我就说看身体情况,等恢复好以后再说这个事。

第一次手术之后不久,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好,曹先建就在病床上开始了艰苦的身体康复训练。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央视披露 歼15战机 再次故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