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入局企业渐多,行业仍在烧钱 共享汽车能否站上风口?

难题待解 共享汽车能否站上风口?
入局企业渐多,行业仍在烧钱;资本不期待行业现在出现独角兽;停车问题和用户体验影响成长空间
无人驾驶版共享汽车来了?没错,11月13日晚间,力帆股份的一则公告再次将共享汽车拉回人们的视线:力帆乘用车将与百度、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共享汽车领域的落地。
近期,共享汽车又刮起一阵投资风。共享汽车运营企业EZZY宣布解散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但这丝毫不影响企业和资本对共享汽车的热情:在行业内摸爬很久的共享汽车企业途歌、宝驾出行等不断更新换代继续经营;出行巨头滴滴、摩拜单车也摩拳擦掌,快速切入共享汽车项目,美团点评也被爆出正在招兵买马,有意入局共享汽车。
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电单车等领域陆续有企业倒闭或停运的背景下,共享汽车在出行领域一枝独秀,不仅迎来了多家新企业入局,资本对其态度也有了转变,未来,这个之前不被看好的共享经济领域很可能成为一块新的竞争热土。
月内多家企业入局,共享汽车仍有潜力
近期,除了百度、力帆进军共享汽车,这个领域也吸引其他行业巨头的入局。
11月3日,摩拜单车与贵州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新特电动汽车签约,将在共享汽车领域展开合作;11月8日,永安行与北汽新能源签署原则性协议,共同致力于共享汽车产业的推广和发展。美团点评也于近日被爆正在招聘分时租赁共享汽车iOS算法工程师和资深Java研发工程师,或有意入局共享汽车。
一时间,共享汽车市场仿佛坐上了风口,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共享汽车领域具有很大潜力。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今年北汽计划将新能源车推广至更多的消费者,共享新能源车的市场不会次于共享单车。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共享汽车领域有近40家企业。共享汽车目前有多种运营模式,大部分企业都是自身拥有车辆,属重资产运营。据易观数据,2017年6月,在汽车分时租赁TOP10榜单中,Gofun出行以51.31万人的月活用户规模位居榜首,EVCARD、盼达用车分别以48.51万人、41.26万人的月活用户规模位列榜单第二、第三位。这三家平台也分属首汽、上汽、力帆旗下。
这个重资产的领域确实不是一般企业可以随便进入的。一位车企背景的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是做车辆运营的,单纯互联网公司玩单车还行,共享汽车他们玩不转。”
除此之外,共享汽车领域还有一种以宝驾出行为代表的轻资产、平台型的服务集合平台。宝驾出行CEO李如彬向记者介绍,宝驾出行自身并不在市场上投放车辆,而是利用互联网为共享汽车搭建出行平台,平台从每一笔成交的订单里面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此模式类似于淘宝、携程。
行业还在烧钱,尚无企业盈利
共享汽车的盈利模式依然是“押金+消费”。目前市场上共享汽车企业的押金标准普遍在1500元以上,而用车收费则按里程或加用车时长计算。目前各家企业的收费标准差别较大,这主要与车型有关,多数企业都是以每公里1.2元起。Gofun出行主要以普通新能源汽车为主,费用相对低些。
一位经常使用共享汽车的用户李先生给记者展示了途歌smart fortwo车型的用车记录,里程14.8公里,耗时34分钟,消费49元;里程34.6公里,耗时64分钟,消费81元。
以此看来,共享汽车的客单收入也不低,那么,共享汽车实现盈利难吗?EZZY创始人付强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平均客单价10元来计算,如果一辆汽车一天可以被使用10次,这辆车一天的收入是100元,一个月是3000块钱。但是一辆车一个月的停车费就是1500元,再算上营运成本,共享汽车盈利还有很长的路。
宝驾出行CEO李如彬介绍,宝驾的商业模式是从每一笔成交的订单里面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订单量越大越容易盈利,类似的平台型模式盈利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共享 汽车 企业 行业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