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批评者须会“开药方”
批评者也有江湖郎中,滥竽充数于书画批评队伍,美其名曰“著名文艺评论家”,能包治书画界的“疑难杂症”,根本查不出书画创作中的病因、病情,怎能开出治疗病症的药方呢?
在一次书画笔会活动中,一位青年画家把冬青树叶画成柳树叶,现场的评论者啧啧地称赞:“画得真格好,把冬青树永葆青春的品质画得淋漓尽致,叶深绿,有光泽。”其中一位老画家风趣地吟道:“闭门造车有创新,青柳同根一叶亲。”明明此叶非彼叶,还赞不绝口。艺术来源于生活,在青年画家缺乏写生的情况下,批评者不能瞎说,应该清楚地指出问题所在。也许,批评者自己也不知道冬青树的叶子是狭长还是椭圆,以致说出不切实际的谬论。
我认识的一位画评者,他连中国画重视线的运用和西方绘画追求再现的表现手法都搞不清楚,还自称美术评论家。把老先生随心所欲挥就的“老干体”,说成“从唐楷入手,研习‘二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就是伪评者胡编瞎扯,信口雌黄的把戏,目的就是用文字换件字画,讨点零花钱,还体面地说成“润笔费”或者说“稿酬”。
一位优秀的批评者,同时也是一位踏踏实实的实践者。孙过庭、米芾、董其昌、郑板桥等古代书画家,他们的理论体系是从平素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成,集实践、理论于一身,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书画界,在书画批评方面和书画创作上,都有建树者,不乏其人。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书画批评者不妨学学,简单地说做到多观察、多听取、多交流、多实践。要懂得书画鉴赏要义,会把脉象,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开出的“药方”,治表不治里,只能说“纸上谈兵”。
(作者为媒体人、艺评人)
编辑:杨岚
关键词:批评者须会“开药方” 批评者 开药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