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揭秘8.5亿元虚开发票背后的“逃税”产业链
疯狂申领8.5亿元发票卖向全国
据办案人员介绍,3名嫌疑人注册公司后,请来两位武汉的专业会计“入伙”。他们用税务登记证副本、购买发票审批表、企业公章、法人私章、发票专用章等材料,去税务机关领取发票。
这一异常举动引起相关部门警觉。2016年11月底,国税部门发现多户“首次领票超量”新办商贸企业。正常企业首次申领一般为25份,而这些企业首次申领发票就反常要求增量200份、500份。企业登记注册的均是虚假地址,申报进项税额是虚假农副产品收购凭证。
武汉警方和税务稽查人员查获嫌疑人注册的“开票”公司共191家。正常公司领取发票后,都会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但这些空壳公司并不存在任何商品交易,所以无法进行纳税申报,首次领取发票后,这些公司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被嫌疑人成批放弃。
短短数月时间,这些公司申领发票9500余张,价税合计约8.5亿元。发票被卖向北京、上海、天津、安徽、重庆等27个省市。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武汉上报的线索进行二次关联,对有异常开票行为的1625家公司进行了锁定。
据了解,这1625家涉事公司当中,既有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开票”公司,也有逃避税收的实体公司,有些甚至是在当地成规模、业内有名气的企业。
以身试法获2000多万元暴利
2017年8月10日,该案5名嫌疑人被警方控制。
虚开增值税发票是一项危害国家利益、扰乱税收秩序的违法行为。办案民警解释说,例如,企业以每套100元的价格买入一批半成品桌椅,加工后又以每套200元价格卖出。此环节中,企业把半成品的变成了成品,每套桌椅增值了100元。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作为一般纳税人,这家企业应为每套桌椅增值的这100元交纳17%增值税,也就是17元;加工100套,增值部分就是10万元,需对应交税1.7万元。
“企业以3000元的价格,从‘开票’公司买来一张虚开的、并没有实际交易的10万元增值税发票,借此证明自身已完税。实际上,从头到尾,没有一分钱税收进入国库,这3000元进了开票公司的私人腰包。”办案人员说。
武汉警方介绍,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靠开具发票金额的3%―6%的提成,也就是所谓的“手续费”,非法获利2000余万元。在这起案件中,虚开的增值税发票给国家带来数亿元损失。
12月12日,武汉警方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将5人依法移送起诉。
根据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发票 企业 虚开 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