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志愿军烈士骸骨回国,一个讲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民政部1日发布消息,经双方磋商,韩方将于今年3月28日向中方再次移交20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在此之前,双方将于今天在韩国共同举行装殓仪式。

2014年至2017年,中韩双方已连续四年成功交接56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五次交接。
在每年的清明节前,随着忠骨的回归,我们在朋友圈迎接、感慨、致敬的同时,更应当知道除却这些缅怀之外,老兵被带回来的,不只是他们的遗骨,还有他们不灭的精神、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一个讲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这是一段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它不仅是书本上无言的话语、生硬的数字,也是一个讲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一条泥泞的小路的尽头,有一座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颇为神秘的墓地。
在这里,所有的墓碑,都不是按照韩国传统向南安放,而是朝着死者家乡的方向——北方。
这里共安放了数百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但他们到底是谁,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全部都是空白,木板做的简易墓碑上,写的最清楚的就是译为“中国军”的韩文。
那年,那月,许许多多十几二十岁,在有些人眼中还是孩子的志愿军战士步入朝鲜战场。
经历了几十次战斗后,有的连队的一百多张年轻面孔只剩寥寥之数,有的连队在猛烈的炮火下共赴光荣,还有的连队在冰天雪的战场上化作了“冰雕连”……
数万将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古来征战几人回?”几人回?几人回……
幸矣!从2014年开始,每至清明节前,我们总能等到一批批英雄荣归故里。有的人,为了看他们一眼,已经等了几十年……
有位老人叫曹秀湖,一名志愿军老兵。
1950年,曹秀湖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在66军197师任救护兵。
2014年,85岁的志愿军老兵曹秀湖,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背着家人,早上8点钟就赶到了烈士陵园门口,静静地等待着。
2014年3月28日,韩国运送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里面有曹秀湖的战友。
老人从20多公里外赶来,一个人在这里站了5个多小时,只为了再看当年的战友们一眼。
六十多年的生死相隔,故国远离,终于在这一天重聚在深情的目光里。
那是跨越了六十多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等待和期盼,那些被时光留在过去的故事,被岁月锁住的战火记忆,可能只有待英雄归来时,才能在这些老兵的记忆里重新解锁。
骸骨回家,也是老兵们另一种形式的重聚……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志愿军烈士骸骨 回国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