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川少年的“余震”十年:如何和各种“标签”相处
在“5·12”地震中,北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位于老县城南侧的北川一中,又是灾区中的重灾区。短短几秒钟,这所重点中学的两栋教学楼轰然垮塌。
李阳亲手在废墟中挖出了表妹巧羽,那个成绩很好梦想着去上海的女孩,胸骨被数吨重的水泥板全压断了,“她那么怕痛,可最后这一下,都还没来得及哭。”
“我们往外撤,也有人千方百计进去找。”王佳明的记忆中,有废墟在燃烧,袅袅青烟萦绕,漫天飞舞的寻人启事上,简单的名字和照片,是家属最后的细微希望。悲伤没有汹涌,更多时候,人们都在平静地寻找着,如同丢了一点东西般。
那时候,王佳明和李阳,都没有哭。

王佳明大学毕业后回到绵阳工作。
余震
2008年9月,地震后第四个月,王佳明进入了清华大学。
在大学的头几个月,他几乎夜夜失眠,“闭上眼,全是地震时候的画面。”
余震,就在他心中。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在汇聚了各省精英的清华大学,王佳明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清华头两年,王佳明几乎是以高考冲刺的状态在学习,如同一块海绵,在清华园里拼命吸收着知识的养分。
因为从小到大的责任感,王佳明觉得不能给北川人丢脸,更因为自己是被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要求自己要做到能力的极限。
在大学,他是为同学服务的班长,是每年坚持献血的志愿者,是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履历完美找不出半点瑕疵。王佳明不觉得累,在清华头两年,他觉得自己更自信也更从容了。
而另一边,李阳也经历着自己的余震。
2010年,李阳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那是他表妹巧羽梦想的地方。
李阳从未主动向同学提及地震的经历,在热闹精彩的大学校园中,那场悲恸绝望的灾难显得突兀。2011年,李阳被电视台邀请去录了一期关于汶川地震三周年的节目,身边的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个温和阳光的少年,记忆中有着地动山摇的悲怆。
“哟,我们的英雄少年都不参加活动呀。”在清华校园里,朋友无心的一句打趣,也让王佳明的心咯噔了一下,在那样一个瞬间,疑惑像肥皂泡一样升起,“我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表彰?”
答案
少年思想的花园郁郁葱葱,也杂草满园。他们需要一个思想的园丁,来修剪余枝,修葺花园。
幸运的是,李阳和王佳明都找到了那位园丁。
2013年,正读大三的李阳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疑惑,离开校园,溯流北上,走进军营,在学叠豆腐块的被子、练习齐步走中,开始了自己的新兵生涯。
“好像有个声音在心里,告诉我应该这么做。”李阳记得地震中,那些绿色的身影带来的希望,在身边同学都开始实习找工作,递交留学材料时,他希望能在军队中,找到答案。
李阳喜欢站军姿和负重跑步,身体累到极限,心里反倒没有那么多杂念。
曾经,李阳很尊敬的一位长辈,担心他在光环中迷失,告诉他,不用纠结小东西,放大格局,追求大目标。彼时李阳没有懂,却在军营中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不约而同,王佳明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去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
“学生特别淳朴,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想要建设家乡。”这样的心愿下,王佳明开设了一门主讲大学生活和求职规划的课程。他离开西藏时,学生哭成一片,王佳明深吸一口气,承诺道:“我们还会见面的。”
从拉萨回北京的路上,看着澄澈的天空,王佳明想到了微积分课程,曾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得其法,可下功夫去磨,终会豁然开朗,所有步骤都清晰明了。
“如果不这样逼自己,不懂的还是不懂。”王佳明将自己的空间签名改成“做一个温暖的人”,曾经那些责任感和标签所赋予的压力,已经转化成动力。在对未来的期许中,他考虑到了更多旁人,“因为我们的工作,让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吊瓶男孩”
李阳:27岁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近况:在绵阳一家银行工作,准备辞职。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王佳明:29岁
毕业于清华大学
近况:2016年毕业后回到四川,先后在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徐家镇从事人才、基层党建等相关工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北川少年 余震”十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