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六问手机流量那些事:我的流量去哪儿了?

“周六去了趟营业厅,发现十个有九个在问:流量去哪儿了?”知名通信专家刘启诚在朋友圈感叹道。这只是个缩影。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41GB,同比增长154%。流量消费早已稀松平常,成了每一个人手机套餐里的重头。但同时大幅增长的还有消费者们关于手机流量的各种疑问:为什么流量越买越多,而我的流量却越来越不够用?为什么送我那么多本地流量,而我根本用不上?套餐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我的菜?
1 为什么流量越买越多,而我的流量越来越不够用?
“原本1个G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身边不少人在抱怨手机流量不够用,甚至许多人开始对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质疑。有网友在微博上抱怨,下午睡一觉起来,居然跑掉了19.46GB的流量。而这种非正常的情况屡见不鲜。“偷跑流量”成为网络热词。那么谁偷走了你的流量?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现在手机流量的确“跑得快”。首先是因为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以前我们手机上网主要看文字,图片也往往压缩得很小,现在图、文、视频大行其道,往往一张图就四五兆,更别提各种小视频了,客观上肯定会消耗更多的流量。尤其手机重度使用,长时间驻足在社交软件上,不经意点开的视频都会悄悄下载到手机中。其次,很多软件即便没有打开,都在后台默默地运行,甚至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地更新,这样做也吃掉了不少流量。他举例说,孩子刚才玩植物大战僵尸,每次弹出广告都点一下,结果不知不觉下载了很多软件。另外还有非法软件盗取流量的不正常情况。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烽火实验室此前曾发现一个名为StealthBot的刷量作弊木马,采用了自我隐藏方式以及成熟的模拟点击流程,如同一批由工厂自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隐形机器人,伪装成系统服务通知,通过开机自动运行、外部唤醒等启动方式耗费用户的数据流量,还能够自动更新并加载最新版本的恶意插件,响应服务器下发的指令。一些安全意识薄弱的用户群体,以及安全性较差的手机品牌成为了StealthBot出现率最高的领域。这只暴露了流量黑产猖獗肆虐的冰山一角。
其实,“没关4G流量,一觉醒来房子归了移动”的时代早已过去。还有人质疑运营商“偷流量”,但这种说法显然缺乏依据。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修改用户流量数据或许得不偿失,假设运营商要“黑”用户的流量,其改造系统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偷流量带来的收入要更多。
有报道称,为验证运营商对流量测算的准确性,浙江省质监局和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的通信流量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三台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中随机插入三大运营商SIM卡,下载同一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流量检测数据偏差值均为0.1%至0.15%。从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与运营商提供的流量统计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流量”的说法并不成立。
2 为什么有那么多本地流量,却只能看着全国流量先耗尽?
作为一名手机重度依赖症患者,小郭经常要外地出差。她订购的某套餐有1GB全国流量,运营商还会赠送3GB本地流量。但是她发现率先消耗的是全国流量,而高达3GB的本地流量却不能用。“为什么在北京的时候不能率先用本地流量呢?”也有用户调侃说,月底收到了运营商赠送的大额流量,可是已经没有时间用了。
事实上,像小郭这样“全国流量不够用,本地流量爆棚”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因为运营商设置全国流量使用优先级:套外赠送流量的优先级低于套内流量。就是说,先使用套餐内的流量,等套餐内的流量用完了,赠送的流量才能派上用场。不过,这种尴尬很快就会作古,因为从7月1日起,流量漫游费将全面取消,不再区分省内、省外/本地、全国。
而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运营商经常会给用户赠送流量示好,也常常推出一些抢流量的促销活动。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对于目前这种流量赠送方式,赠送的流量往往原路返回,用户感知并不强。既然赠送了,为什么不索性大方些呢?电信观察家项立刚指出,赠送流量更多的是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吸引用户。不过相信取消流量漫游费以后,运营商恐怕就没有这么“豪气”了。
3 说好的不限量套餐,为什么要限速?
运营商们最近在卖力吆喝“不限量套餐”,但是引来不少消费者的质疑:超过20G后被降速,回到3G时代,甚至2G时代,使用超过100G后被直接停网。网友们纷纷抱怨,惠民套餐暗藏套路,运营商缺乏诚意。
不过在业内看来,运营商对不限流量套餐进行限速的做法无可厚非,这照顾了多数4G用户公平使用网络的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分析指出,目前的网络条件下,运营商很难做到真正的流量上不封顶。由于移动网络带宽有限,多用户同时持续高速占用的话,很可能造成网络拥塞。此前美国电信巨头AT&T曾经推出不限流量、不限速的套餐,但结果因为网络无法承受而叫停。
限速限量是目前国际流行做法,阶梯式设计——首先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使用量范围内承诺的最高网速,到达限速限额之后,网速便会下降。
现在如果运营商真的不限速,那么会发生什么?可以想象一下,很多人把它开成WiFi热点,供很多人共同使用,然后网络不堪重负,上网速度也会变成“龟速”。这显然背离了运营商和消费者的初衷。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焦立坤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六问 手机流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