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多地探索破解养老难题 专家:创新勿忘公益属性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付强)年轻人以志愿服务换取养老院房租折扣,老人合住别墅互助养老对抗孤单……为破解传统养老模式困局,这一年多以来,各方做出不少新尝试,引发民众广泛关注。
这些举措收效如何?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医养结合、以房养老等,进展是否顺利?创新养老模式,能否帮助缓解养老难?

“混龄居住”、抱团养老,多方探索引人关注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收费高昂,家庭养老缺乏照料、情感空虚……关乎每个人的“养老”,近年来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在此背景下,一些养老机构开始自发探索解困之道。
2017年12月,8位青年入住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养老院,成为该院新兴服务项目的首批志愿者:每月完成20小时的敬老志愿服务,就能享受600元的低价房租,“合同期”为半年。
首期取得成效后,今年7月,第二批14位志愿者入住,月租金降到300元,志愿服务时间不变。
有媒体评论称,“混龄居住”既缓解了老人缺乏陪伴的境遇,又帮年轻人节省下生活成本,还能盘活养老院闲置床位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去年5月,杭州余杭两位老人,招募了4对夫妻到自家别墅抱团养老,大家轮流“值日”、费用均摊,彼此照应对抗孤独。
期间虽难免矛盾、有人离开,也遇到阶梯电费过高、住处远离市区看病不易等问题,但多数老人表示满意。至今年5月,入住者已增至7户13人。
社会养老服务的创新,还引入了“互联网+”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上海长宁区于今年开展“社区养老顾问”试点,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区级养老顾问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和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申请、紧急救援等服务。
此外,该区还在打造“养老淘宝”,让老人通过网站或微信,“点餐式”选择自己想要的养老服务。

或矛盾突出、或关注寥寥,养老创新也有困境
近年来,各地的探索与创新,丰富了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但一些新挑战、新困难也随之出现。例如,近年来被社会关注的医养结合、以房养老等话题,在落地过程中就遭遇了新难题,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以“医养结合”为例,有媒体评论说,“虽然看上去很美,却面临诸多‘骨感’现实,缺‘医’少床首当其冲。”
例如,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有医养结合机构5814家,床位总数为121.38万张。然而,和庞大的老年人口相比,这些医养结合机构仍然是杯水车薪,远远供不应求。
有研究报告指出,现有的医养结合机构大约仅占总养老机构数量的4%,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公立机构,民营机构占比更低。
而针对缺“医”的痛点,北京大学研究老龄产业专家郑志刚则分析称,综合能力强的大医院无暇顾及老年医疗需求,而养老机构只能内设医务室或医疗机构,投入巨大成本却往往因为需求不足而陷入困境,由此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多地探索 破解养老难题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