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祠变礼堂 衢江让宗祠建筑“活”起来

古色古香的徐氏宗祠内,婺剧《廉吏赵抃》声声传唱;翰墨飘香的余氏宗祠里,各类书籍整齐排列,习书作画者三五成群;乡愁记忆廊前,人们细细品读村庄文化;健身广场上,传出优美的排舞旋律……“改造提升后,原本冷清的老祠堂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真热闹!”12月5日,行走在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文化礼堂,65岁的村民徐庸全感叹道。
涧峰村是一个有着9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村里有两个老祠堂。徐氏宗祠建于清朝,余氏宗祠始建于1914年,均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今年,衢江区投入50余万元,将徐氏宗祠等老祠堂进行改造提升,增设农耕文化馆、游客农耕体验区,结合莲花镇全国农业特色小镇资源及村庄3A景区村建设,打造村域文化礼堂,相继开展“万人游莲花”“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二道峰味”烹饪大赛等活动,既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吸引了人气,又催生了旅游热,为这座千年古村注入新活力。
衢江区有宗祠建筑143处,如何让这些宗祠建筑“活”起来,让乡愁记忆恒久传承?今年,衢江启动“百村文化礼堂引领工程”,集结文广、农办、规划、财政等20余个部门组成工作专班,以百个村庄示范、百场文化宣传、百个乡愁基地为抓手,专班制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打好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发挥文化礼堂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作用,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用于文化礼堂提质扩面工作。截至目前,在全区271个行政村中,已建成文化礼堂150家,其中,41家为宗祠建筑修葺、改造而成,传承乡土文化,传播文明新风,一个个承载厚重文化印记的古祠堂重新焕发光彩与活力。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今年以来,衢江区新建成文化礼堂45家。“衢江将按照选址科学、功能完善、形态美观、安全实施的原则,做好农村文化礼堂五年建设规划,作为实施‘一村六美’‘百个景区村庄创建’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加以实施,力争到2022年全区500人规模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衢江区文化礼堂负责人表示。
编辑:杨岚
关键词:礼堂 文化 宗祠 衢江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科威特称将加强与美国在安理会合作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菲律宾一贫民区发生火灾
英国正式向欧盟提出推迟“脱欧”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