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实现了经济结构根本性转变
经过60年的奋斗,西藏农牧业彻底走出了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困局,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由1959年的1.2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34.14亿元。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4.9万吨;粮食单产由1959年的1370公斤/公顷提高到2018年的5688公斤/公顷。农牧业特色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具有西藏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一大批优质粮油生产、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化奶牛规模养殖、特色藏猪藏鸡养殖、绒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
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经过60年的发展,西藏已建立起一个包括能源、建材、机械、采矿、轻工、食品加工、民族手工业、藏医药等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告别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步达到现代化水平。工业增加值从1959年的0.1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4.51亿元。
经济总量实现了巨大飞跃。2018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的1.74亿元增长了约191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59年的73.6%下降到8.8%,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到42.5%和48.7%。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快速推进。2018年接待游客3368.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14亿元,10多万农牧民借助旅游业增收致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初显。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面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旧西藏没有一条正规的公路。和平解放后,西藏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建设开始起步,国家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修建了青藏、川藏公路及通往各地区的较低等级的公路。民主改革后,迅速建设了新藏、滇藏、中尼等干线公路,青藏、川藏公路也陆续铺起柏油路面,并建成了拉萨至贡嘎机场的高等级公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截至2018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7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660公里;全区所有县通公路;全区697个乡镇中579个实现通畅,696个实现通达;全区5467个建制村中2624个实现通畅,5457个实现通达。2006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2014年建成了拉萨到日喀则铁路,拉萨到林芝铁路现已进入铺轨阶段。
航空站和机场建设不断推进。1956年,西藏建成首个简易机场,现在已建成通航机场5个,开通国内国际航线92条,初步形成了以拉萨贡嘎机场为干线,以昌都邦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则机场为支线的航空网络。
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125千瓦、仅供少数上层贵族且断续发电的小水电站。1960年,纳金水电站建成发电,拉萨普通市民首次用上了电灯。此后,羊湖、沃卡、查龙、金河、直孔、狮泉河、雪卡、老虎嘴、藏木、多布、果多、觉巴等水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等相继建成。以水电为主,油、气和可再生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基本形成。实现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城镇供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冬,拉萨市城区首次实现了天然气供暖,同时也满足了居民生活用气需求。截至2018年底,区内主电网延伸到62个县(区),供电人口272万人,其他地区通过小水电、光伏局域网、户用光伏系统等方式初步实现用电人口全覆盖。
六、 推进了各项事业发展
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西藏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民主改革前,广大农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民主改革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0元。持续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民房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扶贫搬迁、小康村建设、城镇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全区城乡群众普遍住上安全适用房屋。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改善,拉萨、那曲、阿里、林芝等4地市所在地,9个县城建成了集中供暖工程并陆续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暖冬。全区乡乡通光缆、乡乡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85%,行政村移动信号实现全覆盖。
现代化耐用消费品普及程度及档次大大提高,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移动电话、家用汽车等消费品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与全国乃至世界同步发展,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到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1%,以拉萨为中心、以市(地)所在地为支点,以县城、边境城镇、特色文化旅游城镇为网络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民主改革前,由于经济落后、新生儿成活率低、医疗条件差、僧尼人口比重大等因素,西藏人口增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经过60年的发展,西藏人口由1959年122.8万人,增长到2018年343.8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1959年前35.5岁,提高到目前的68.2岁。在国家统计局和中央电视台等联合举办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市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文化事业呈繁荣局面
旧西藏,对于百万农奴而言,文化生活极度贫乏。60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全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西藏文化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西藏各族人民享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西藏先后建立起劳动人民文化宫、拉萨及各地区电影院,成立了西藏歌舞团、藏剧团、话剧团、各地市民族艺术团和75个县(区)艺术团、2400余支乡村业余文艺队等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到农村、牧区,为偏远乡村送去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打造了《洗衣歌》《逛新城》《太阳的女儿》《共同家园》《六弦情缘》《天路》等一批文艺精品。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民族歌舞《幸福在路上》《寻找香巴拉》等一批文化产业演艺项目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成为西藏文化旅游的靓丽名片。截至2018年底,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1%和98.2%。基本实现市(地)有图书馆、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有文化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室。全区文化产业年产值达46亿元,国家、区、市(地)、县四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达234家。
编辑:曾珂
关键词:西藏民主改革60年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