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藏语文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西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和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程序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也使用藏文。藏语文使用已步入信息化,藏文字符计算机编码已通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国家在保护和发展藏语言文字的同时,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关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的规定,在包括西藏等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公民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西藏先后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拉萨市老城区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大量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资金50多亿元,对全区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1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和建设。以拉萨老城区保护为例,拉萨市严格依法对有1300多年历史的八廓街古城进行保护改造,统筹考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吸收融合和展现藏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元素,听取社区群众、寺庙僧人、传统艺人的意见和建议,多次组织群众代表实地参观指导活动,切实保护了拉萨的老城区文化。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藏戏、格萨尔和藏医药浴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9项、代表性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代表性传承人350名。布达拉宫等4个单位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91函古籍列入全国珍贵古籍。
随着西藏的日益开放,西藏文化也逐步走向世界。西藏文化周、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等成为向世界展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西藏还派出各种艺术团组,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
——教育事业实现了大发展
在旧西藏,接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是贵族子弟,占总人口95%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以上。民主改革后,昌都小学、拉萨小学、拉萨中学、西藏公学等规模迅速扩大,各个地区、县陆续建起中学、小学,大部分乡、部分村建起了小学。1961年,西藏第一所师资学校拉萨师范学校正式开学,此后,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藏医学院(现藏医药大学)、西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建立。目前,一套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
民主改革后,国家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西藏地方的有关法规,对学习、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双语教学体系。目前,西藏所有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行藏语和国家通用语言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同时用藏语和国家通用语言授课。
截至2017年,西藏共建成幼儿园1239所,小学806所,各级中学132所,高等教育院校7所,各级各类学校毕业人数从1959年的1.8万人增加到53万多人。内地办学成效显著,现有21个省市办有西藏班(校),累计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以上人才3.6万余人。1985年,国家开始对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并18次提高标准,“三包”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起,西藏全面落实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政策。2018年,西藏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9.5%、82.3%和39.2%,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5年。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经过60年的发展,西藏彻底摆脱了医疗卫生落后的局面,基本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发展,各族人民健康权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服务、妇幼保健、藏医藏药、疾病防控等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原有的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全区性传染疾病基本得到控制,各类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作稳步推进,自治区级、市(地)级医院和71个县级医院陆续得到改扩建,覆盖城乡的自治区、市(地)、县、乡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农牧区医疗制度为例,西藏一直对农牧民实行特殊的免费医疗政策,以免费医疗为基础,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家庭账户、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尤其是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集结全国知名三甲医院支援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七市(地)人民医院,助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加快发展。
藏医药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各市(地)、县相继成立藏医院,并不断规范藏医诊疗标准。“十二五”(2011-2015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整理了中国29个少数民族医药文献资料150部,其中西藏承担了20部藏医药文献整理和10项适宜技术筛选工作。2018年,“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18年底,西藏共有50所公立藏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2412张。
目前,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城乡的中医西医藏医相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47个,床位16787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9035人,分别比民主改革前增长24倍、35倍和23倍。全区孕产妇死亡率由解放初期的5000/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02/10万,婴儿死亡率由430‰下降到10.38‰。
——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旧西藏,即使在首府拉萨,都有大批无家可归的乞讨者。和平解放后,西藏工委曾通过发放救济粮对生活贫困者进行救济。民主改革后,西藏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全区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数达370.7万人次。2017年,全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共计375331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共计532326人次,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共计842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共计14342人次,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共计30577人。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待遇水平全国领先。加大了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投入力度。2017年,西藏74个县(区)年满60周岁的人都能领到基础养老金,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共计283647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年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30万元、20万元。自2019年1月1日起,西藏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600元,农村低保标准保持每人每年4450元,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40元。
编辑:曾珂
关键词:西藏民主改革60年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