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资讯收藏资讯
陆质雅与齐白石
四
陆质雅虽然出身于名门,少年时即在西安科举成名,但因其为人低调,尤其到了他的晚年,事业开始衰落,加上时代的变迁,他开始过着锦衣夜行的生活,以致其生平竟不为后人所知。

知己海客
近年来,笔者偶然邂逅陆质雅旧藏的齐白石印章,震惊于齐氏金石艺术之艳美,于是奔波于京沪,出入于档案馆,遍翻故纸,详加考证,尤其是承蒙陆氏后人的支持和帮助,撰写出《陆质雅传》,并与陆质雅旧藏的齐白石印章之印谱《北堂长物》两卷合在一起,于2013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石癖风流》。至此,笼罩在这位大收藏家身上的神秘面纱开始揭开,陆质雅的大名渐为世人所知。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下。陆质雅的祖籍本在江苏丹徒(今镇江),为什么会去陕西生活呢?据《诰授资政大夫晋封荣禄大夫二品顶戴原任浙江督粮道显考吾山府君行述》载,原因在于乃父陆襄钺早年曾“以季父籍入孝义”。就是说,陆襄钺早年是跟随他的叔叔寄籍在陕西孝义厅,目的是为了求学科举。陆襄钺进入官场后几度沉浮,一度把家安在西安的咸阳,所以陆质雅无论在自己的诗歌中还是请齐白石治印的“命刊”里,总是说自己是“咸阳客”。后来他去了上海经商,也是以陕西籍商人的身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光绪九年十二月十七日(1884年1月14日),陆质雅出生于河南开封府,原名叫昶彬。此时乃父陆襄钺50岁,官开封府知府。陆襄钺有两房太太,原配戴夫人是官宦小姐,育有二子,二房是平民出身的张秀,就是陆质雅的母亲。戴夫人和她的孩子们都留在了陕西,而张秀则作为随眷一直跟着陆襄钺,最后定居在上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陆襄钺去世后,上海陆家顿陷贫困之境。陆质雅时年21岁,而他最小的弟弟陆咏懋才3岁。为了照顾母亲张秀和弟弟们,陆襄钺独自担负起了家庭重任,后来择机辞职去经商。
陆质雅本人也有两房太太。原配薛心荷,是“分省补用盐巡检”薛宝寅之女,生于陕西三原,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完婚。二房太太就是龚林英,苏州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结婚。
陆质雅共育有5位儿女,与他结为亲家者皆是一时之名门。
长女陆时俊嫁入民国风云人物王幼农家。清华著名教授吴宓先生就是王幼农的外甥。陆时俊与夫君王富祖结婚后,相伴赴法国留学。他们的长女即是我国著名翻译家王德洋,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越南语翻译。
次女陆时勤于南京金陵女大毕业,嫁给了广东翰林任肯堂之后的医生任会嘉。任会嘉先生是留法学生,曾在法国考取了4个医学博士的头衔。
独子陆时万为我国生物学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美国丹佛大学。他的夫人庄慕昭,就是我国现代建筑业泰斗一级的建筑设计师庄俊之女。
三女陆时贤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与同学胡恩德结婚。胡恩德之父也是陆质雅的老朋友,徽派墨业翘楚“胡开文墨业”的老板胡洪开。2011年嘉德拍卖会上拍的齐白石巨制“胸间富丘壑,腕底有鬼神”对印,就是齐白石为胡洪开先生所刻。
最小的女儿陆时隆,嫁给了石油公司的会计师陶文强先生。
编辑:杨岚
关键词:齐白石 陆质雅 上海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