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乌毡帽重新“走红”启示:让文化“戴得上”也带得走

中新网绍兴8月12日电(项菁)时代浪潮中,诸多地域文化受到冲击,但仍有一批“弄潮儿”推开万顷碧波,跻身时代潮头。乌毡帽便是其一。
乌毡帽源自江南水乡浙江绍兴,早在清朝时期便已在当地盛行。然而时代变迁,传统乌毡帽也逐渐失去踪影。这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真的“随波逐流”了吗?
12日绍兴鲁迅故里景区阿Q旅行生活馆内,诸多游客拿起新版乌毡帽在镜子前试戴。刺绣印花、珍珠别针、花纹内衬,相较单一黑色、仅防寒功能的老式乌毡帽,新版乌毡帽保留了传统圆弧形帽檐的外观,突破了色彩、样式和戴法,不论春夏秋冬还是男女老少皆适合。
“事实上,乌毡帽是绍兴三乌文化之一,对这一传统文化产品进行创新,我们压力巨大。”新版乌毡帽主要设计者应锋受访时直言,“是遵循遗迹使其停留在博物馆橱窗里,还是突破创新赋予其时代生机,这是保护乌毡帽文化时,我曾思考过的两条路径。”
应锋认为,于乌毡帽而言,它本身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其进行保护性创新既含实用价值,也具时代特色,“如旗袍一般,从厚重到轻薄、地方到盛行的历史演变,可透见传统文化的确需要赋予其时代生命力。”
今年7月第十四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上,5500顶新版乌毡帽成为参赛者和工作人员的特殊纪念品,一时间掀起“乌毡帽热潮”。据统计,2018年9月至今,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已经产出超1万顶新版乌毡帽。
而在前不久绍兴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绍兴市委书记、市长在参观文创产品展时亲自试戴,为新版乌毡帽“代言”,并表示希望将其作为城市礼品。
乌毡帽“换新颜”再次走进人们视野,除了凝聚地域文化,展现时代价值,此类文创产品更让“摸不着”的传统文化“戴得上”,甚至带得走。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物馆馆长郑奕受访时谈及,从传统文化或文物中提炼灵感来设计文创产品,不仅让文化从“幕后”走向“台前”,更易于受众理解和体验文化内涵。

阿Q旅行生活馆内,一位台湾游客陈宜试戴着一顶新版乌毡帽欣喜道,“我收藏了鸭舌帽、贝雷帽、渔夫帽等各类帽子款式,乌毡帽却只在鲁迅笔下听说过,这次我一定要买下它。”
第十四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上,新版乌毡帽出现在观众席、领奖区、赛场。应锋回忆,“一位巴西参赛者对我说,从乌毡帽的波纹图案中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日本参赛者说戴着乌毡帽好像可以把中国风土人情带回国。”
新版乌毡帽传递着阵阵“中国风”,亦是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小小缩影。
绍兴素称“文物之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当地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同时引进大批文化产业项目等,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动能。(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毡帽 文化 新版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