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边陲再探明珠 边陲再探明珠
万里边陲再探明珠|独弦琴唱响京族美好生活
阳光静好,海天一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一阵阵悠扬的独弦琴声从苏春发家中飘出。
苏春发和他的两个孙女在演奏京族民歌《摘荷花》。
世代沿海而居的京族,是我国唯一以海洋渔业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民族,也是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
独弦琴是京族的文化标志之一,京族民众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喜欢演奏独弦琴来抒情。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今年64岁的苏春发全身心投入到京族特有艺术——独弦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为此,他放弃了收入可观的边贸生意。
苏春发(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我是文化的富翁。”苏春发笑着说。
苏春发的人生,与琴结缘,与琴相伴,已将独弦琴融入生命里。
5岁时,苏春发跟他叔叔——独弦琴民间艺人苏善辉一起出去放牛的时候,叔叔总是一边放牛,一边尽情地弹奏独弦琴,并跟他讲述琴的故事、海的故事。叔叔去世后,苏春发跟随独弦琴民间艺人阮世和继续学琴。一起学琴的有5个同学,最终只有他坚持下来。“这么美的琴声,不坚持学太可惜了。”
1993年,老师阮世和、阮其宁相继去世,独弦琴文化面临即将失传的局面。苏春发毅然放弃了当时做得红红火火的边贸生意,投入到传授独弦琴的事业中,立志要让京族文化发扬光大。
苏春发义务教学并组建了表演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至今已培养了300多名学生。“我的老师都交代我,一定要把独弦琴艺术世代传承下去。”这份嘱托,成为苏春发献身于独弦琴艺术的初心和动力。
大孙女苏琪岚从小就对独弦琴情有独钟,4岁开始跟爷爷学琴,6岁就到越南登台表演,如今已弹得一手好琴,还出席了2015年第七次全国少代会。

苏琪岚今年读初二,深爱独弦琴艺术的她,将来打算报考艺术院校。因为,她要“帮爷爷圆梦。”
“希望能把爷爷教给我的独弦琴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
苏春发的得意门生唐小媛考上中央民族大学后,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及国外演出,还在雅典奥运会担任“奥运宝贝”参加闭幕式演出,将独弦琴艺术带上国际舞台。
现在,除了本地的学生,北京、天津、江西、四川、香港等地的艺术爱好者也慕名而来,向苏春发学习独弦琴。
一根琴弦,唱响京族文化。
著名旅游景点金滩就在万尾村附近,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节假日甚至经常堵车。发展旅游为当地京族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18年,万尾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9000元。作为京族群众发展文化旅游的“药引”,独弦琴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很多外地游客因为独弦琴而认识京族,为此慕名而来。
苏春发家已成为传习、体验京族独弦琴的艺术传承示范户。每天都有人前来参观、学习,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待6批客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京族独弦琴艺术,当地政府部门不断投入资金,并在京族学校举办独弦琴兴趣班、培训班,东兴市开设的京族独弦琴培训基地已免费培训学员4000多人次。
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春发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
喜欢和学习独弦琴的人越来越多,琴声传得越来越远,还成为我国京族与越南民间文化交流的一项传统艺术,成为中越友谊的文化纽带。
每年,防城港市都会举办京族“哈节”、中越边境京族歌圩日等活动,苏春发、苏琪岚祖孙俩在这些活动上表演独弦琴,与越南民间艺人交流技艺,拨响琴弦,也拨动友谊之弦,让中越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