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大数据撑起大扶贫
吴炳科 廖勇
“打开手机一点,就能看到养鸡养牛生产用药的注意事项、夏季养猪的实用技术,广西农业大数据平台网站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还将学到的种养知识传授给贫困户,让他们早日脱贫。”灵山县烟墩镇邓三哥乐呵呵地说。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用大数据来助力精准扶贫,打造扶贫攻坚样板,强化扶贫领域相关部门数据的融合交换、共享使用,创新完成农业大数据移动终端开发应用,聚集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综合4大类37项数据,采集2亿多条农业专项数据,形成广西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大数据分析,探索出了一条“大数据+大扶贫”的融合发展道路,全区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产业扶贫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13万多户,覆盖率超过80%,被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之一”。
大数据绘就扶贫“一张图”
广西构建了产业扶贫、土地确权、优势特色产业大数据库,实现“一张图”管理。建立了54个贫困县产业信息、11.44万贫困户和500.26万人的电子档案,搭建了“一个门户、八大功能”的产业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对产业精准扶贫的推进和效果进行评估。对县级“5+2”、村级“3+1”共105个县78个特色主导产业大数据160多万条信息进行梳理录入,为产业脱贫提供数据服务和支撑,助力54个贫困县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
广西农业大数据APP引入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农业数据资源智能检索、农作物物联网识别应用,组建了产业扶贫、农产品单品种、东盟农产品等6大专项数据库。新增23个数据分析模型,形成农业产业、粮食生产、农业自然灾害等主题的“一张屏”监测分析。
为加强农产品价格分析,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在广西农业农村信息网、广西农业农村厅今日头条上发布农产品价格行情,建立了我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3个农产品大类价格信息的采集、查询、分析机制。2019年1-10月,广西农业采集苗情数据138320个、农情数据573473个、灾情646505个,为我区111个县市区1.4万个行政村6500万亩农村土地确权的资料、成果汇交、质检和上报提供基础支撑。
大数据平台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全区每一名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政府部门可根据不同情况精准施策。此外,以下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平台上获得。如2018年,全区54个贫困县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68个,累计认证面积157.32万亩;认定绿色食品102个、累计认证面积62.73万亩;认定有机农产品113个、认证面积4.71万亩,64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又如,全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6.44万家,其中贫困村有8817家,带动23.46万户贫困户;贫困村建设产业基地(园)3500多个,带动8.44万户贫困户……
大数据延伸产业扶贫路
广西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农业信息技术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辅助农业决策者、经营者进行包括农业生产方案选择、过程控制、农事管理、施肥配方、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等工作,使农业生产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利润,提高生产效益,解决生产管理与“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重点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单品种进行全面解析,精准划分了“产业结构、气象服务、预测预警、优品推介、进出口趋势”等18个专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预测,运用经济模型对广西重点品种进行国内外竞争力对比分析,打造“鸣鸣果园”“葡萄管家”等一批全产业链优质农产品,为各类用户提供有深度、有价值、全面可靠的公共数字服务。
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葡萄管家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合作模式,利用“葡萄管家”标准化生产平台,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全程生产农业技术指导及生产资料供应、葡萄产品销售等从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服务。葡萄管家以中高端葡萄品种种植替换原有经济价值较低的作物种植,亩产值可提升至2万至3万元。目前葡萄管家扶贫示范基地在都安、东兰、马山、隆安、上林、宾阳6个县落地,扶贫示范基地流转土地超过1000亩,涉及贫困户1200多户,贫困人数4000余人。贫困户不仅每天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在葡萄基地务工,入股的贫困户还获得葡萄销售额外分红。在东兰扶贫示范基地,全村59户贫困户全部参与种植,项目土地流转涉及东里村126户530人,每年通过土地流转收入9万多元,务工收入30多万元。
鸣鸣果园实施“公司+合作社(管理者)+农户”的模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公司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与贫困村开展合作,目前发展了当地50多户贫困户共种植柑橘3000多亩,贫困户跟随公司在风险极低的情况下实现增收脱贫。同时,公司帮助贫困户发展沃柑种植,开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结对扶贫。贫困户从银行贷到资金后,公司将种植基地划块承包给贫困户经营,统一技术标准,落实承包责任制。目前,该公司接受了当地60多户贫困户的承包申请,使每户每年可获得5000至1万元的收益。
大数据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养牛技术。”一贫困养殖户在“12316”信息服务平台上咨询。“建议养杂交黄牛,生长速度快,科学喂养,加点饲料、玉米、麦皮、青草,及时替牛补充能量,这样养出来的牛大得快。”苏家联专家网上回复说。
2018年,广西农业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奔赴钦州、玉林、百色、河池、崇左五市下属乡镇村开展“12316”现场体验推广活动,手把手教会农民群众、贫困户如何利用农业信息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邀请农业专家就农民群众、贫困户关心的农业技术、惠农政策、农资打假等问题进行现场咨询答疑,使农业信息服务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近两年来,钦州市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举办了80多场农村电商培训会,共帮助237个贫困村建立起农村电商服务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把钦州的辣椒等销向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共帮助贫困村、群众、贫困户销售辣椒150万公斤,销售额1200万元。
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坡心村益农信息社通过平台公益便民功能,了解市场导向,扩大销售渠道,吸引更多贫困户自愿加入合作社,逐步摆脱贫困。该社成立了果蔬种植技术交流中心,通过益农信息社农业技术板块,定期为在校学生、周边贫困户提供场地实操和种植经验交流,普及先进种植技术;通过“益农信息社+带动农户(贫困户)”参与蔬菜基地种植,在基地劳务就业,培训带动农户(贫困户)258户增收致富,助力精准扶贫。
关键词:大数据撑起大扶贫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