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扶贫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目标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截至5月17日,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780个宣布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摆脱了困境。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我国的减贫战略将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刻认识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用好“精准”之方,健全相对贫困的精准识别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要坚持“精准”这个科学方法。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是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前提。考虑到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且致贫因素复杂,可建立“相对贫困线+致贫原因”的多维度一体化精准识别机制。同时,科学制定相对贫困标准,不搞“一刀切”,应结合区域经济指标数据,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差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和贫困人口分布特征等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相对贫困线标准。在此基础上,实现贫困监测体系动态管理,通过相关信息管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客观监测相对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及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相对贫困人口范围,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完善减贫之策,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因此,要保证政策的有效衔接,把巩固减贫成效和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保证现有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对于成功摘帽的贫困地区,摘帽不摘政策,确保扶贫政策持续发挥效力,巩固脱贫成果;另一方面,制定和出台更多有助于治理相对贫困的政策,尤其应针对社会中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扶持。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通过多种培训手段提高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相对贫困人口就业帮扶力度,比如,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放求职补贴等;健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完善产业扶持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产业的“造血”功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素质和就业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保障性扶贫的统筹安排和政策设计,帮助相对贫困人口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坚定脱贫之志,激发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解决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更要强化“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信念,坚定脱贫之志。要增强内源激励,通过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充分发挥标杆的带头作用,树立脱贫光荣导向,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意愿;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生产奖补、项目补助等激励措施与贫困群体利益挂钩,对具有脱贫积极性和脱贫成果显著的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