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脱贫攻坚带来“温和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两性平等,尊重女性,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千年作为“第二性”的中国妇女,地位空前提升,能力得到激发,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伟大参与者。正如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国别主任安思齐所说,中国的妇女事业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而齐头并进。
与此同时,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受制于某些陈旧的传统观念,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差距。比如,在深贫县甘肃东乡,“女儿的命”曾是农村妇女的千年宿命。
脱贫攻坚,让数千万贫困人口告别“千年穷”,也进一步促进了男女平等事业,让千千万万女性告别“女儿的命”。这场隐性的社会变革,正在众多扶贫车间里悄然发生。在东乡,那些从小被告知“在家做家务,照顾老小就行”的妇女,在各界的帮助下,走出家门,进入扶贫车间,成为“新女工”,继而获得经济收入,赢得了平等的尊严与地位。
从家庭主妇变成新女工,不只是角色变革,更是思想和社会变革。因为,这场变革,改变的不仅是女性命运,同样影响了男性和下一代。女性解放也是对男性的解放。妇女获得收入,有利于建立更平等的夫妻关系。而新女工的言传身教,告诉下一代女孩,没有所谓的“女儿的命”。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东乡的这场社会变革中,动员妇女走出家庭与建设和睦家庭的策略是同时进行的。女性进入扶贫车间,带来的妇女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的变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这场由脱贫攻坚引发的“温和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脱贫攻坚。贫困妇女既是扶贫的对象,也是脱贫的重要力量。妇女就业和思想启蒙也打破了原本“辍学-早婚多生-贫困-再辍学”的“女性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极大地有利于脱贫成果的巩固。
不只是东乡,事实上脱贫攻坚正在帮助所有贫困地区妇女更有底气、更有选择、更有地位、更有能力地参与全面小康进程,分享全面小康成果。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逐渐打破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过程中,贫困妇女将释放出伟大的“她力量”,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生活得更美好。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东乡妇女改写命运的故事,是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不懈推进男女平等的切实体现,更是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美好缩影。
关键词:脱贫攻坚带来“温和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