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贫困户变示范户 66岁的他还想“搞事情”
脱贫看变
贫困户变示范户 66岁的他还想“搞事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邓童童张庭铭
9月22日中午,广元市旺苍县英萃镇响水村几名农户聚集在党员贺天余家,燃上火塘,剥着烤野生板栗,畅想来年。
66岁的贺天余乐呵呵地“宣讲”自己的飞地经济计划——“明年继续扩大中药材生产,去隔壁长石村包200亩贫困户的地,我出种子和技术,当地村民出土地和管理。”“咋个算收益?”农户们问。他想也没想,“我们三七分成,我三,他们七。”
在数年前,接连的家庭变故让贺天余夫妇备受打击,双双染病,生活也陷入贫困。在村干部们不断打气下,贺天余逐渐走出了悲伤。从病床上站起后,他便开始摸索走出贫困的路子,养跑山鸡、种当归等中药材……尝试不断。
经过几轮选择,贺天余最终瞄准了中药材大黄。
2014年,响水村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双脱贫”,贺天余得到了帮扶人的全面指导,又外出到巴中南江县考察学习了种大黄的技术和经验,他东拼西凑了近4万元,将大黄种植规模扩大至20亩,开始示范种植大黄。
路修通后,老板上门收货,贺天余很快尝到了种植大黄的甜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定期培训和指导,他还培育了一些大黄苗,免费送给村里另外11家贫困户,拉着他们一起投入大黄产业。
如今,贺天余的大黄种植规模已达280亩,此外他还承包了山上的野生板栗林,养了16桶蜜蜂、50多只土鸡,今年又开拓了1000尾冷水鱼,每天忙得团团转。
2019年,贺天余一家人均纯收入达16228.97元。2020年尚未结束,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贺天余信心满满,“今年收入水平不会低于去年。”
关键词:贫困户变示范户 66岁的他还想“搞事情”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