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萧艺:用墨香传递茶文化

2014年12月12日 09:41 | 作者:徐金玉 实习生:夏广晴|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41212004-zx11

 

  明亮的落地窗、几株绿竹、一张茶桌、两把明式官帽椅,这里是中国长城书画院北京分院常务院长、北京2010美术馆常务馆长、当代著名茶画家萧艺的“茶画府”。“来来来,坐这边,我拿几种茶,咱们边泡边聊。”说着,身着中式对襟深色褂子,笑声朗朗的萧艺温杯泡茶,关于他与茶画的点滴就在这悠悠茶香中开始了。

 

  天生爱茶又爱画

 

  萧艺与茶与画似乎有着天生的情缘。

 

  “你看我的名字———萧艺,一个‘艺’字足以看出家人对我的期盼。”萧艺笑说,受家庭的影响,自己从8岁学画,从小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画画的兴趣也日益浓厚,长大后,他如愿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教系。

 

  与画一样,爱茶也是萧艺的天性。上大学时,身边的东北人大多爱喝酒,唯独萧艺每天拿只茶壶泡茶,自得其乐。他的“另类”也得到了好友的支持,好友常常从自家“偷”茶让他研究、品饮。

 

  茶与画就这样伴随着萧艺的生活,“不仅如此,我看以前的书画作品,只要是与茶画相关的,我会很兴奋,一下就能记住画中的一笔一画,然后笔下就可以画出来了。这种敏感似乎是天生的。所以,我将茶与画结合在一起,研究茶画,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萧艺介绍,在茶画历史上,从宋朝的苏东坡到明清两代,代代有茶画出现,尤其明清文人画,如徐渭、扬州八怪、陈继儒、陈曼生,直到清末的吴昌硕、任伯年,他们既是品茗高手,又都画些茶画。

 

  不过,多年研究下来,萧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前人名家虽然也有茶画作品,但并未形成系统,没有人把茶画当做一“派”来潜心研习,形成专属风格。“他们并不是没有才学,可能只是因为兴趣做出了这样的行为,但没想到他们一笔一带而过,却给历史留下了记号,给后人留下了参考的资料。”

 

  为了更好地丰富茶画理论,萧艺一边画一边研究。为此,他走遍茶山茶园,喝遍不同茶叶的滋味,阅读大量有关茶壶、茶文化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萧艺开始整理出了茶画的体系,并把茶画分成了文人雅士系列、高士隐士系列、佛道系列、才子佳人系列等,研究出了十二月花卉套画、六君子套画、十全十美套画等,茶壶、莲藕、蓑笠、菊花跃然纸上,他用墨香的世界,传递着茶文化。

 

B20141212002-zx11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茶 画 文化 萧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