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有机菜,让市民“晕菜”
“您拿的这包‘有机转换’小米,要搁上个月,没问题;但是现在,虽然没过期,但它已经是违规产品了。”超市里,面对记者这番善意提示,消费者吴锋一脸茫然,不知所云。记者跟他解释说,这依据的是本月刚刚出台的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他一听,眉头拧得更紧了。
吴锋一家三口青睐有机食品已有三四年,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光知道有机产品好,但到底什么才算有机?究竟它好在哪儿?一直稀里糊涂。上网一查,左一个判定标准,右一个追溯手段,更是让他晕头转向。
这并非吴锋一家的难题。最新的有机产品认证办法实施已两周有余,对照旧规翻看新规,依旧是满篇的“有机转换期”“缓冲期”等专业术语。拿着这份“深奥”的规章,记者到本市大型商超随机采访,得到的反馈都是“太专业了”。14位消费者竟无一人能把怎么辨别有机菜这一套东西说清。
国内推行有机产品快十年了,最近三年又先后两次“完善”了有机相关规章。可结果,什么是有机菜,消费者竟越来越看不清了。
越修订消费者越看不懂
细想想,这事赖不着消费者;往根儿上捯,坏就坏在有机的规章写得太专业,根本不是给老百姓看的。
到底怎么定义有机?前后出台的几个规章为什么弄晕了消费者?记者尝试用通俗的语言,把人们心头的有机“疙瘩”解开。在查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并请教了相关工作人员之后,终于理出了大致的头绪。
所谓“有机”,按照国标,就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具体到萝卜白菜身上,简言之,就是种的时候不施农药、不打化肥,自然生长。
2005年,国内正式建立起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出台。直到2012年,国家认监委对2005年6月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了修订,对全国的有机产品进行统一管理,要求从当年的3月1日起,市场上的有机产品必须加印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含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及其惟一编号、认证机构名称或者其标志。
统一了标志,这本来便于消费者验明真伪,可是规定中又列出了例外:生产商在2012年3月1日前已从认证机构领取旧有机产品标志的,应在当年的7月1日前使用完毕。这也就使得新旧有机标志合理并存了4个月,让消费者也一时云里雾里。
去年11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又在上述规定基础上,发布了新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从今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取消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及其标志。各大超市货架上,顶着正规光环存在了两年的“有机转换产品”,转瞬间成了“黑户”。这正是开篇时弄晕了吴锋的症结所在。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产品 消费者 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