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有机菜,让市民“晕菜”
如何正确辨“有机”
拨开“云雾”,按照最新的有机认证规定,消费者到底该如何辨别有机产品的真伪呢?记者询问超市有机专柜的售货员,回答竟五花八门,有的说看标志就成,有的说得拿手机扫二维码验证,更有人把“有机”跟“良好农业规范”混为一谈。咨询过国家认监委专家后,记者这才得到准确“答案”。
其实,新规章中那些看不懂的,可干脆直接跳过,但需记住:有机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必须加施中国有机产品防伪追溯标签,其包含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及其惟一的有机码、认证机构名称等。
在购买有机产品时,消费者首先认准统一的认证标志,认证标志上标有中文“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和英文“ORGANIC”字样(见右图)。认证机构对每枚认证标志进行了惟一编号,并采取防伪追溯技术,消费者可登录“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www.food.cnca.cn),点击页面右上角的“有机码查询”,输入产品包装上有机防伪追溯标签上的17位有机码,即可溯源查到其对应的认证证书和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单位,如查不到这些信息自然就是假冒无疑。
专家还提醒消费者,此前的检查发现,某些商家惯用偷换概念的伎俩,只加入一点有机配料,就宣称整个产品是有机的。“新规定对此专门提了要求,有机产品的有机配料含量比例,必须要大于等于95%。”该专家说。
一旦发现假有机食品,消费者可向国家认监委举报,电话为010-82262671。
“有机”得让百姓看得懂
今后的“有机规章”能制定得通俗易懂些吗?对此,国家认监委给出的解释是,调整规章、制定规程,目的都是为了规范国内有机产品市场,切实促进有机产业的健康发展。换言之,作为行业规则,这些规章不是光给老百姓看的。
近年来,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息需求越来越高。有机产品不少涉及食品,与百姓生活密切,简单的一个有机产品标志怎能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规范其认证的法规又怎能将消费者忽略了呢?况且,对有机产品的监管也有赖于公众的广泛参与,只有让公众了解法规懂得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那么为什么不出一套“亲民版”的规章,把百姓易懂、需懂的“干货”都捞出来集成一册呢?对此,本市一位农业植保专家坦陈,目前有机规章太过专业,确实会影响其在大众中的宣传效果,使消费者的参与度打折扣。眼下的有机产品规定都着眼于堵住市场上出现的漏洞,而忽略了消费者的认知感受。结果造成不良商家钻空子,新规就赶紧出台去“围剿”,双方你来我往斗得火热,规章变得越来越专业,消费者越来越糊涂。
“有机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是企业、官方两家能决定的,忽略了消费者确实不应该。”植保专家说,今后包括有机产品在内的消费品质量规章,都应该尽可能让大众看明白,引导大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产品监管的环节中来,这才是产业良性发展之道。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产品 消费者 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