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农家截肢女孩助残回馈社会
马年春节,杨晓霞的手机不停地在响,她收到了近百条拜年短信。这些短信是和她一样的残疾病友从全国各地发来的。
晓霞来自山东临邑农村。1994年,她右手小拇指上出现一个“小黑点”,随后不停溃烂。这种罕见的“多种细菌协同性坏疽”,最终让她失去了右前端小臂和左手的两个手指。次年春节期间,这个女孩的不幸遭遇经媒体报道,不到1个月时间,引发了一次规模庞大的爱心捐款——87万余元。
在医学专家的努力下,杨晓霞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她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安装了假肢,并接受了康复治疗。2006年,这个知恩图报的山东农家女孩,将剩余的45万多元捐款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同年设立。
如今,杨晓霞早已康复,当年的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与很多同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担当。晓霞说,她要像当初大家帮助她那样,帮助身边截肢的病友,指导他们安装假肢,早日走出心理阴影。
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杨晓霞来到当初为她安装假肢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工作,穿上白大褂,指导那些肢残人群体如何适应假肢。7年来,她已帮助500多位截肢的病友安装并练习假肢。
晓霞说,安装假肢不仅能遮掩形体的不完整,达到心理平衡,更主要的是在功能上有所帮助,尤其是帮助下肢截肢的患者重新站起来。因此,这些年,她一直在钻研假肢的学问,使每一位向她咨询的病友,都能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假肢。
在晓霞帮助过的众多病友中,和她联系最密切的是15岁的小芳,和晓霞当年生病截肢时差不多大。小芳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腿,刚开始安装假肢的时候,每次需要检查测量,她都会躲着不让。晓霞就耐心地和小芳聊家常,和她分享自己当年的故事。相处3个月后,小芳变得开朗多了,她总是笑着邀请晓霞去她家乡玩……
工作之余,晓霞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眼下她还在攻读心理学硕士课程,“主要是系统的学习能够指导我的工作,还能帮病友从身体残缺的心理阴影中逐渐走出来。”晓霞坦言,这些年,每当生活上遇到困难,她都会提醒自己,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助过她,不能让大家失望。
编辑:罗韦
关键词:杨晓霞 截肢 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