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90后大学生用声音送“光明”

2014年05月13日 09:35 | 作者:詹婷婷|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用自己的声音,带领孩子们寻找美,寻找色彩。自从“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以来,作为发起人的安徽师范大学2010级美术专业学生陈媛,每个星期日下午都会带领志愿者们去盲人学校,用声音让盲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光明”。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些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时,便在心中默默许下从事特殊教育的心愿。”陈媛说,之所以要发起这样一项公益活动,缘于2011年一次志愿服务中与芜湖市盲人学校孩子们的首次碰面,在她看来,盲童们虽然视力残疾,却依然可以用声音捕捉这个世界的美好,“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帮助他们的‘声音’。”

  正是因为对这份信念的执着与坚守,这名90后的女大学生于两个月前在安徽师范大学发起了盲人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她同时希望,能有一家公益组织给这些需要关爱的孩子提供长期稳定的帮扶。

  为了活动能够在学校更好地推广,陈媛将微博命名为“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并制作宣传海报,呼吁身边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用自己的爱心和声音,为这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点亮一盏明灯。

  据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这并非陈媛发起的第一个服务特殊儿童的爱心活动,她早在两年前就发起了芜湖聋哑学校义务支教活动———“彩虹计划”。

  刚上大学那会儿,本性善良的陈媛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她发现很多社会团体都会选择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探望弱势群体,给他们发发礼物、拍拍照片,进行“一次性”献爱心。然而这样的情形,让事事较真儿的陈媛感觉不对劲。

  “我觉得真正的帮助并不是这样的。”陈媛说,特殊儿童需要发自内心的关照。他们或许看不见、听不见,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得到。这种暂时的温暖反而会让他们更加不安。”

  2012年3月,安师大学生赴芜湖聋哑学校义务支教活动———“彩虹计划”正式启动,从那时起的每个星期三下午,陈媛都会和志愿者们一同前往学校进行艺术支教,跟孩子们一起做陶艺、画画,还在校园里建起了爱心书屋。如今,“彩虹计划”团员总数已达80多人,成为校内一项爱心志愿服务传统。

  虽然即将迎来毕业季,但陈媛表示,她的爱心之旅并不会就此告一段落,“我会永远在路上。”

编辑:罗韦

关键词:声音 陈媛 活动 大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