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为了废墟下的生命
———记应急搜救培训教官王念法
有这样一支队伍,面对灾难后的山崩地裂、房倒桥塌,他们快速反应、英勇出击、救人于危难,为废墟下的受困者带去生的希望。这就是我国第一支专业救援队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王念法,是这支光荣队伍中的一员,每一次救援任务,他都是第一个蜷缩着钻进狭窄的救援通道中。
在位于北京凤凰岭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黝黑的皮肤、精瘦的身型,一身藏蓝色的训练服和高帮救援靴,将“80后”救援先锋王念法衬得十分干练、精神。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一名培训教官。然而,当灾难降临时,他就“变身”成救援队员,第一时间冲上救援战场。
忆及6年前的汶川地震救援行动,营救中学生江涛的场景仍让王念法历历在目。“地震发生后,东汽中学高中部4层教学楼几乎化为废墟。楼房主体大部分坍塌,只剩下两侧倾斜的墙体和摇摇欲坠的楼板。”
望着扭曲的横梁,面对随时都有可能二次倒塌的墙壁,王念法来不及做过多思索,冲进废墟中开始寻找受困者。“有人吗?能听见我说话吗?”这是每次救援行动中王念法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救救我……”江涛微弱的呼救气若游丝,王念法马上用声音给予他希望:“我们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来救你出去。”
为了避免机械凿岩机的声音给江涛的心灵带来创伤,王念法选择用手动破拆工具,一块砖墙、一块砖墙地破拆……几小时后,压在江涛身上的废墟全部清理完毕。因为担心江涛右腿的血液没有循环,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挤压综合征而死亡,王念法急忙找来止血带,绑系在江涛长时间被砖墙压住的右腿上。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我跟江涛四目相对时,他没力气说话,但冲我微微一笑的脸庞。”王念法说,那个微笑出于对自己的信任。正因如此,每成功救出一名受困者,都是王念法最幸福的时刻。
“学会面对死亡,是每一名救援队员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救援就意味着在死人堆儿里找活人。”说起救援故事,王念法如数家珍。自2001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以来,他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救援行动:印尼地震海啸、汶川地震、海地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
王念法有记日记的习惯,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他的座右铭:苦练创造奇迹,苦干成就未来!救援代表着人类超越自我的精神,代表着对理想的执著精神,代表着对事业的忘我投入,代表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记录下每一次救援任务的时间、地点、方案、救援过程,这些经验能帮我救出更多生命。”王念法直言救援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理想。进了这支队伍,就一辈子都是队里的“兵”,没什么比从废墟中救出生命更有成就感、使命感!
编辑:曾珂
关键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应急搜救培训教官 王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