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茅台集团再捐1亿元助贫困学子
“2015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顾磊)“2015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赠启动仪式7月15日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上,茅台集团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全国将有2万名贫困大学新生按每人5000元标准获得资助。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2005年7月发起实施的大型公益项目,动员社会各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为大学新生提供从家门到校门的交通费和短期的大学生活费用,帮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10年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项目共资助大学新生逾62万人,受资助的大学生每人获得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资助总金额逾21亿元。资金和受助名额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近1200多个县域的农村地区。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与多家媒体携手,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怀;展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精神风貌;动员社会各界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圆梦大学奉献爱心,为推动教育公平、改善民生,以及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2年起,茅台集团连续4年每年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实施“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4年来一共资助8万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成为捐赠金额最大、资助学生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爱心企业。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贵州茅台深深懂得梦想与勤勉所蕴藏的强大力量,尤其敬重那些不为逆境所困,愿意为理想而燃烧岁月和汗水的青年才俊。
启动仪式上,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共同发布了《90后受资助大学生社会发展信心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已经在学生及其家庭、各级政府、媒体等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成为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圆梦大学、实现社会上升流动、阻止贫穷代际传递的著名公益品牌。“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是一次成功的“影响未来有影响力的人”的社会倡导,成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公益行动典范,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向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方面集中,成为当今希望工程乃至中国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盛赞了茅台集团善举。涂猛表示,在中国现代社会公益事业启蒙发展的近30年的历程中,社会公益实务界、理论研究界形成了一套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一、企业战略,即企业是否将捐助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其总体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在向国家贡献税收之后,继而通过自愿的制度化的捐赠参与,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再次分享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扩大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二、捐赠规模,即企业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数额占企业净利润的比例,占比越大,力度越大;三、公益瞄准机制,即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否遵循“雪中送炭”的原则,将珍贵的捐赠资源分配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并通过目标人群的瞄准和资助,进而引发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对目标人群的关注、帮助及社会政策的改进;四、公益合作伙伴,即企业是否选择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专业的公益机构进行合作,以高效达成自身的公益目标,追求公益价值的最大化;五、成效导向,即企业是否以目标人群的命运有无因资助服务而发生积极改变作为衡量自身公益行为的最高标准;六、品牌化,即企业与公益机构合作的公益产品是否在受益人群中产生经济援助之上的公益溢出效应,进而在社会公众当中具有鲜明的品牌识别度、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从以上六个维度进行观察,3年来,这一持续、大规模的捐赠,是一次次不断的公益增值。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2015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茅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