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为企业关爱“小候鸟”点赞
“终于和爸爸妈妈见面了,可他们要去上班,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进入暑假,众多乡村的孩子奔赴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与爸爸妈妈团聚,但在陌生的城市,他们却只能空守房间,或者独自玩耍,伴生着安全方面的隐患。
这些孩子被称为“小候鸟”,他们来到城市,而父母无法陪伴,有可能形成“二次留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专家张庆鹏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一次留守是孩子与父母亲子关系的断裂;二次留守则有不同特点,孩子面对新环境有一种不适感,而父母的监护又是缺位的,孩子更加难以融入城市。”
在广西柳州,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六公司湘桂铁路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周围,十多个小朋友在玩耍,他们都是暑假到工地探亲的“小候鸟”。为了让孩子过一个安全的暑假,这家企业将工地的职工书屋改造成孩子们的暑假活动室,购买了一些儿童读物,还安排了一名富有爱心的资料员负责看管孩子们,这位工作人员既是老师,又负责孩子们的安全,这让家长们松了一口气,可以安心上班、陪伴孩子了。而企业也借这个机会以亲情唤起员工们的安全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广东是务工者较多的省份,在该省佛山市,政府相关部门为了解决“小候鸟”的问题,打造了一个名为“筑梦佛山”的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这个夏令营逐渐壮大,目前将数千个孩子纳入活动中,为他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了色彩。
一些关爱儿童的企业纷纷加入到夏令营中来。以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为例,这家企业去年与佛山市文广新局合作,发动全体职工募捐50万元支持夏令营活动。今年的夏令营,该企业继续发动干部和职工积极捐款,组织110名企业员工参加志愿服务队,直接参与夏令营的活动,发挥各自文艺特长,担当夏令营辅导员,并开展“爱心手拉手”活动,与夏令营的小朋友结对子。
还有一些企业,因为“小候鸟”的数量很多,干脆自己组织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服务。
在浙江,温州的百诚公司每年有100多名“小候鸟”来看望父母,公司专门请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幼儿班、小学初级班、高级班和初中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课、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据报道,浙江温州的众多企业针对“小候鸟”群体开展公益活动。奥康集团第6届员工子弟夏令营开营,200多名员工子女参加;193名康奈集团员工子女参加了公司的培训班;人本集团夏令营也将开营……
浙江杭州,博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设了一个“小候鸟”夏令营,40多个孩子在其中度过暑假。企业办夏令营不收钱,每个孩子还领到了两套衣服,孩子吃、睡、玩都由老师管,教室还有空调。
“对于企业来说,关爱‘小候鸟’既可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又可以让员工产生归属感,这正是企业履行员工责任的生动体现。”浙江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千万莫让孩子们来到城市形成‘二次留守’,为此,再大的投入也值得。”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企业 关爱 “小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