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为治理污染,很多地方提出并实施“煤改气”工程。然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醒:

治理煤炭污染 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

2014年04月10日 06:59 | 作者:王硕|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已然成为当今中国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为了治理大气污染,许多城市将目光聚焦在雾霾主要来源之一———“煤炭”之上。很多地方开出了压减燃煤、调整能源结构的药方,纷纷提出并实施“煤改气”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二十多个省市区和城市制定了“煤改气”计划,一场对燃煤锅炉的“歼灭战”正在这些城市全面打响。但是,这真的是解决煤炭污染的唯一之路?

  随着雾霾天气向全国范围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燃煤成了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

  数据显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烟尘排放量的70%、大气汞排放量的40%都来源于燃煤燃烧;在目前针对PM2.5来源的各种分析中,虽然一些结论略有差异,但煤炭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占据颗粒物总量的2/3以上已成为各方共识。治理大气污染,从煤炭入手必不可少。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地方开出了压减燃煤、调整能源结构的药方。由于天然气具有清洁高效的能源优势,“煤改气”的呼声日益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二十多个省市区和城市制定了“煤改气”计划,一场对燃煤锅炉的“歼灭战”正在这些城市全面打响。

  然而,热潮之下,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气少价高、管网铺设复杂、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都成为困扰“煤改气”推进的重要因素。

  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座谈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提醒,“煤改气”并非治理煤炭污染的唯一道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清洁利用煤炭才是关键。

  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短期不会改变

  在专家们看来,“煤改气”困难重重主要是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使目前大规模利用天然气的梦想很难实现。

  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仅占全球常规天然气储量的1.7%,且新发现和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中致密砂岩气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易开采。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产量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增长。

  除了自然限制,由于城市地下管网分布错综复杂,铺设天然气管道网涉及征地、拆迁和安全问题,相关建设一直推进缓慢;再加上燃煤电厂等主体设备更换和升级牵涉利益问题,“煤改气”之路走的并不平坦。

  面对各地“一哄而上”带来的“气荒”等问题,2013年底,国家发改委明文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落实企业价格的前提下,均衡有序开展煤改气项目,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有序推进而加剧用气紧张。

  在天然气利用面临窘境的同时,煤炭能源的地位却无法撼动。

  作为长期从事能源研究的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深知,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尽可能寻找可再生能源来代替煤炭,但短期完全取代煤炭并不可能。

  据姜耀东介绍,目前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约为70%,预计到2020年仍将占到60%,即使到2050年大约还将达到50%。“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在这种状况下,从煤炭本身入手治理污染才成为症结所在。

编辑:付鹏

关键词:煤炭 治理 污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