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媒体揭国有资产“公转私”黑幕:净资产评估差异上亿元

2015年09月07日 10:4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资不抵债的假象没逃过审计人员的眼睛

  短暂的休整后,审计人员再赴长春,这次他们直奔长春兴业公司核实相关事项。

  许友林表面上热情地配合着审计人员,自以为股权转让事项已经过去3年多,他编织的弥天大谎不会被识破。

  但这没有逃过审计人员的眼睛。

  经查,长春兴业公司虚列改制成本1475万元,虚提应付A公司利息1726万元,虚构应付1177万元债务……面对这些事实,长春兴业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坦言,这些假账一直困扰着他,导致神经衰弱,失眠很多年了。

  此时,根据审计掌握的情况可以判断,长春兴业公司本有盈利、净资产为正,且下属B公司仍有较多房产。但为什么资产评估时净资产却变成了负值?他们是采取什么方法把公司变成了资不抵债呢?

  买来的虚假评估报告

  审计人员又一次前往长春。“我们找到当时负责清产核资、审计和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起初该事务所负责人以经营场所搬迁、资料遗失等各种理由,拒不提供清产核资和评估的相关资料”。

  会计师事务所派人到档案室寻找资料,审计人员随即一同前往,终于从凌乱的资料堆中找到了当时的工作底稿。

  其中一份材料打开了突破口。

  这份材料由B房地产公司提供,认为在建设C国际大厦时一些费用的账务处理有误,应作相应调整。会计师事务所据此调减B公司资产,调增费用,净资产从2007年3月末的683万元降低至负的4383万元。

  但是,审计人员发现,该项说明出具日期为2007年10月30日,而审计报告出具日期为2007年5月6日,该事务所负责人解释是为了规避风险,事后跟许友林说让B房地产公司补充的。实际上,这些费用在发生时的账务处理无误,B房地产公司也未进行账务调整。

  评估C国际大厦房产价值时,每平方米3680元的价格是由许友林提供的,评估人员未认真核实。

  该事务所为什么这么做?经调查,原因就是在许友林承诺给予20万元评估费用的诱惑下,评估人员出具了虚假清产核资、审计和评估报告。

  但最终,许友林拿到评估报告后,仅支付了10万元,另外10万元直到审计人员来调查时也未支付。

  许友林借国企改制之机侵吞侵占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已经暴露在审计人员面前。审计人员“四进四出”长春市,已经摸清许友林的违法犯罪事实,将相关证据搜集齐全。

  2011年12月,审计署将此案件线索移送公安部查处。经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查明:2006年至2008年间,许友林身为国有企业长春兴业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利用公司改制之机,亲自或指使他人通过隐匿和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负债的手段,制造长春兴业公司资不抵债的假象,将该公司国有股权以零对价转让给自己实际控制的公司,共计贪污国有资产价值1.49亿元,挪用公款770万元。

  2012年12月,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许友林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参与作假的相关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国有资产 公转私 黑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