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全国政协常委解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非常及时 促进理解

2014年07月11日 10:06 | 作者:杜军玲|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对话促进理解

  专家解读

  7月9日至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就在会前,有外媒发表文章称,此次对话被寄予“促使中美关系重回轨道”的愿望。在两天的对话中,中美为了“重回轨道”做出哪些努力与妥协?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对刚刚在北京闭幕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贾庆国和赵梅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判断:非常及时。

  一场及时的对话

  贾庆国说,过去一年来,中美虽然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政策方面取得正面的进展,但因美国以网络商业窃密为由起诉中国军方5名人员,及中国与美国盟国日本、菲律宾在东海和南中国海的争议等,使得近来中美关系持续紧绷。有声音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可能性提出质疑。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习近平主席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我同奥巴马总统达成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这是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出发,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并在讲话中9次提到“新型大国关系”,明确其内涵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就是对这种质疑的一种正面、及时的回应。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年度例行对话,内容涉及处理两国面临的广泛的双边、地区和全球、眼前与长期的经济与战略利益方面的机遇和挑战等。赵梅表示,中美双方积极沟通的姿态更重要。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习近平主席讲话中表示,“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而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充分表达了中方的诚意。而奥巴马总统也在书面致辞中表达,“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中美 交流 理解 促进 战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