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争鸣
收费换“芯”,别说银行贪心
据报道,本月底,我国芯片银行卡的使用将告别“刷”卡转向“插”卡,明年将逐步停止新发磁条银行卡。目前,银行卡换“芯”正在加速,然而全国银联磁条标准卡存量达34.42亿张,据核算,银行换“芯”一般要收取3至20元不等的工本费,也有银行称,换卡业务最高收费40元。而这笔费用究竟该由谁来买单,迄今仍有不小的争议。
对换“芯”的好处,银行和储户可谓“利益均沾”。在此情境下,储户付费换“芯”,其实也是为安全保障升级埋单。
对于银行卡换“芯”是否该向储户收费的问题,眼下最流行的观点是:安全是金融支付交易的生命线,换芯是为了堵住漏洞、更加安全,成本理应由银行来承担。站在储户的角度,这说法当然会讨公众欢心。但基于银行视角,银行卡换芯,又何尝不是为了储户的切身利益,为什么消费者就不该承担费用呢?
就像有网友说的,苹果出iPhone6了,消费者可否要求苹果免费更换旧机呢?以此比对银行卡“芯”,或许不甚恰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银行卡换“芯”对银行和储户都有利。既然是“利益均沾”,那对应的成本分摊,自然也不能完全转嫁给一方。作为消费者的储户,也没理由当“局外人”。
应看到,央行已特别指出,对存量巨大的磁条卡,将采取自然淘汰的方式,逐步引导商业银行开展磁条卡更换芯片卡工作,不会影响到磁条卡的使用。
所以说,换芯并不是某种单方面的强制交易,有的舆论称之为消费者“被埋单”,也并不准确。要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不愿意掏钱,大可以选择不换,只不过要承担更大的安全风险。因为无涉强制交易,银行卡换芯和更换二代身份证,本质上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国家更换二代证尚且要收费,更何况是银行更换芯片卡呢?
银行卡换芯成本,若基于分摊原则,具体到每个消费者其实没多少钱,在自愿选择的前提下,储户未尝不可承受;而如果全由银行来承担,虑及磁条卡存量,其成本是笔不小的数字,影响银行方面的换芯速度不说,基于“拔毛定律”,其成本最终也必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当然,换“芯”本质是为了更安全,银行若向消费者收取相关费用,就有责任向消费者提供对应质量的安全服务;若换芯后仍出现磁条卡时代的盗刷事件,则银行应承担更大的连带责任。实质上,对消费者而言,比起换卡费用,这才是最重要的利益关切所在。因此明确换芯成本的分担规则外,银行监管部门还应明确换芯后银行的具体安全责任。这样,才能让公众觉得换“芯”换有所值。
编辑:曾珂
关键词:银行卡换“芯” 收费换“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