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众说
“送礼清单”不能总指望“叛徒”举报
湖北一央企职工近日向纪委和媒体自曝了单位的一份“送礼清单”,而被同事骂为“叛徒”。在中央“八项禁令”严风劲吹,相关部门连续发文要求坚决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时,少数企业“逢节必送礼”的潜规则缘何还在大行其道。(9月3日法治周末)
或意外遗失而被“捡拾”者曝光,或遭内部“知情人士”举报而泄密,“送礼清单”近年来不时“走光”,比如,去年5月深圳某地产公司“送礼清单”网帖曝光,“上榜”人数超百人,每人收受购物卡或现金的标准,从800元至2000元不等,涉及北京、深圳相关部门多名官员,当事公司一边辟谣称“文章中所说的信息完全是虚假的”,一边前往武汉跨省追查已离职前员工,一度引发广泛围观和质疑,说穿了同样疑似“叛徒”泄密或者“出卖”所致。
尽管每每有“送礼清单”之类曝光,涉事单位往往都会以“不属实”、“未实施”等措词敷衍回应,不过送礼好办事、不送礼事难办的官场潜规则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正如医疗卫生领域拿红包、收回扣等现实,实际上都是业界心照不宣的通行做法而已,只是个别人员因为良心发现或者受到不公正待遇,愤而捅出内部黑幕而已,当然,但凡曝光者因为影响、威胁到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往往被视为“异类”、“叛徒”、“不道德”而遭到白眼、排挤甚至打击报复。
反腐败、反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当然需要内部人、身边人、知情人的觉悟、觉醒和叛逆精神,不过,真正能掌握违纪违规违法证据当“叛徒”者毕竟只是极个别,而且举报体制内的“自家人”可能会遭遇的尴尬、压力和风险不难想象,因而显然不能指望极个别“叛逆者”来改变官场或业界不良生态。特别是当潜规则渐成显规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越来越常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捍卫正能量反被视为“叛徒”、当成“不道德”,更须要从制度、法规层面予以纠偏。
中央连发多道禁令,剑指公款消费、送礼坏风气,对各种腐败现象保持零容忍姿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逢节必送”潜规则仍然没有能够得到彻底破除,可见,只有做到制度更规范、法规更完善、纪律更严明,促使财务、政务更公开、透明,让灰色收入不再有藏身之地,并且划入贪污受贿的法律红线,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仅靠偶然的、个别的“告密”、“泄密”或者举报,终究杯水车薪、效果有限。
编辑:曾珂
关键词:送礼清单 “叛徒”举报


可爱动物为“世界无烟日”代言 萌翻网友
南京年轻人激情“彩虹跑”助威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南京气温“震荡上扬” 市民戏水冲浪消暑
巴黎“爱情锁桥”将封桥解锁
江苏扬州大学生行为艺术倡导禁烟
英女王亮粉套装出席白金汉宫花园聚会
甘肃武都:野生大熊猫罕见入村 吃野草莓尝新麦子
委内瑞拉师生示威 要求改善设施提高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