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天下
走近中国最后的“自梳女”:立誓自立、终生不嫁
原标题:走近中国最后的“自梳女”:立誓自立、终生不嫁
顺德均安镇沙头村的姑婆屋冰玉堂里,村里自梳女的名字都刻在这。还在世的,名字上贴着红纸,现在还有十几个
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记者刘飞 郑澍 实习记者邓诗如)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周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李光耀去世,一位中国老人伤心哭泣的照片登上了一些媒体头版。她是曾在李光耀家里做工40多年的欧阳焕燕。一位立誓要自立、终生不嫁,到新加坡打工的自梳女。
过去广东珠三角等地女子出嫁,要由母亲为她束起发髻。而有些女性,决心不嫁,举行仪式,自己将辫子挽成发髻。这就叫自梳,或,梳起。
为了家中生计,她们离开家乡到广州或南洋打工,背井离乡大半辈子。如今,已经没有新的自梳女,2011年一份数据显示,明确登记在册的自梳女不足50人,而且都以是耄耋高龄或百岁老人。她们为何选择终身不嫁?其中有怎样的故事?一生走到此,她们后悔当初的选择吗?让我们走进广东顺德均安镇沙头村,一起探访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黄月蓉:欢迎欢迎!吃过早餐吗?……请坐啊,请坐。我冲好茶了。
拉开两扇老式对开木门,黄月蓉姑太迎我们进院子、进屋。老人家有些驼背了,拉拉身上的暗花上衣,和我们说特意换了新衣服,拍照能显得年轻一点。
她今年90岁了,一个人住在这里。
“一梳福、二梳寿、三梳自在、四梳清白、五梳坚心、六梳金兰姐妹相爱、七梳大吉大利、八梳无难无灾……”
如今,黄月蓉的头发已经剪短,带着发箍,梳得整齐。至于这首自梳时要念起的歌谣,她说如今都记不清了。
黄月蓉:自梳啊,自己买了只鸡,买把剪刀,买把尺。我就这样拜了神,自己念念有词,我现在都记不清了,大概就是“今天我梳起了,做大人了,不结婚了”。
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自梳女起于清末,盛于民初。那时候,顺德蚕丝业发达,一些女性能够自食其力,又不甘受传统婚姻的束缚和压迫,决定终生不嫁。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自梳女” 中国最后的“自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