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建议
北京委员呼吁:别让医改变成“两头热中间凉”
程凯委员
早期干预 减少“小眼镜”
“近视眼的发病其实也是有窗口期的,早在变成近视眼几年之前就基本定了。”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呼吁在幼儿阶段就对孩子视力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早期干预,降低近视眼发病率。
“如果合适地选择窗口期进行干预,近视眼发病率能很快降下来!”程凯解释说,孩子眼睛的发育过程是由原来远视的眼睛向正视眼结构发育的,比如6岁左右时,孩子的眼睛应该还保留150度至200度的远视,所以那个时候应该看不到5.0的视力表,只能看到4.8或者4.9。在这个发育过程中,如果排除遗传因素,孩子5岁时的远视只有100度了,甚至生理性远视没了,那么他就一定是有近视趋势的。放任不管,就会很快发展成近视。“其实早在孩子变成近视眼几年之前,他就已经是一个将来肯定是近视眼的孩子了。如果能在孩子幼儿期时就进行合理评估,发现有近视眼趋势就给予一定的干预,比如有的就是望远、少吃甜食等,就能够延缓甚至避免近视眼的发病。”
委员激辩
女医师可否实行弹性退休制
“女医师在55岁到65岁的时候,应该还算年富力强,并且经验丰富,最好能在自愿基础上,结合单位工作需要和社会需求,实行弹性退休制,而非一刀切。”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北医三院副院长高炜的一席话,引发了一场讨论。
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张霆委员认为,女医师应该与男医师同工同酬同年龄退休,“现在很多医院,女医师一到55岁,计算机系统上立马就把她归入退休行列。”在张霆看来,这种情形不仅“尴尬”,而且是种“浪费”。“我曾特意向国外医生打探行情,人家告诉我说,自己七十多岁都还在看门诊呢!”
“张委员,您关于退休年龄的想法,咱这里面的李萍委员已经明确表示不同意了。”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委员打断了张霆的发言,“其实可以调研一下女医师自己的意愿,看看到底有多少是希望延长的。”
李萍委员接话说道,“像我们医院女的到了55岁,都着急想回去,之前出门诊的,退休以后还可以多点执业。”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相对弹性的政策,比如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让女医师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自行选择。”高炜话音刚落,张霆便点头表示赞成,“一些大夫有自己的目标,真正做成事的时候,也要55岁到65岁左右,弹性退休符合她们的实际情况。” (记者 孙颖 习楠 宗媛媛)
编辑:薛鑫
关键词:委员 医改 按病种付费 减少小眼睛 弹性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