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最政协
期待高校委员发挥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优势服务大局
上海杨浦区政协打造“高校政协委员沙龙”沙龙分为三个模式:综合性活动与专题式活动相结合;建言活动与联谊活动相结合;全员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
本报讯(记者 顾意亮)“组建高校政协委员沙龙,应该说是我们筹划已久的一项工作。”杨浦区政协秘书长胡耀良告诉记者:区内高校委员数量多、分布广,来自杨浦区域内10所高校的区政协委员共49名,占委员总数的14.3%,市政协委员也有44名;高校委员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且不隶属于杨浦区体制内,敢说实话,敢讲真话。为此,区政协对高校委员有着期待:成为政协服务发展大局、履行各项职能的智力宝库和优势资源中的一支“轻骑兵”。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政协举行了“高校政协委员沙龙”成立仪式,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0所院校的49名区政协委员以及部分特邀的市政协委员成为沙龙的首批成员。成立当日,沙龙即以“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为主题展开首次活动。
沙龙活动中,杨浦区政协主席马效华“抛砖引玉”。他谈到,未来五角场的定位,不应仅限于一个城市副中心、商业中心,而是要打造“升级版”——集聚各种创新创意要素,成为充分体现高校与区域联动发展理念的一个功能区;具有一定的产业支撑,成为杨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强力引擎、重要增长极。区委、区政府十分关切五角场的未来如何继续,正着手研究,政协也应发挥优势,集思广益。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祥荣说,五角场从城市的“边角”成长为“中心”,显示了杨浦城区建设和功能优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进一步通过规划引领,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应把五角场的发展置于上海“五大发展扇面”中来考虑,力争成为上海北部乃至长三角沿海发展中的重要区域;要努力寻求科技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在国家创新示范区中有所作为。
杨浦区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涛,区政协委员、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陈玲建议:目前五角场商业集聚,眼前虽然热闹,但还需做长远性思考,特别是在互联网商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过于倚重实体商业,极有可能后继乏力,必须将规划的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多一些预见、多几个“卖点”;近代的“大上海计划”遗迹让五角场地区成为有故事的地方,即使尚不具备全面开发的可能,也要有所储备,预留空间。
“借住大家的力量,的确帮助我们进一步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应邀参与沙龙活动的杨浦区副区长陈宇剑说。
据了解,“高校政协委员沙龙”活动被细分为三个模式:综合性活动与专题式活动相结合,针对单一问题,选择主题开展专题活动,首次活动即是这一模式;建言活动与联谊活动相结合,围绕区域发展,开展座谈、调研等建言活动,以增进交流为目的,组织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全员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除全体成员参加的活动外,可依据地域、学校、专业等划分,分小组举行活动。后两者将陆续启动。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活动 杨浦区 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