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最政协

守水有责 治水安民

杭州市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 为城市治涝“切脉”

下发文件,制订实施方案,向委员发出倡议,委派民主监督员密集开展各类活动

2014年06月03日 08:14 | 作者:李宏 孙奕|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守水有责 治水安民

  ———杭州市政协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为城市治涝“切脉”小记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杭州频频遭遇“暴雨之殇”,仅2013年就有两场:6月24日晚,杭州突降暴雨,城北地区一片汪洋,市区开车如行船;10月7日,受强台风“菲特”影响,杭州城西地区又严重积水,交通瘫痪,给市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今年主汛期前,实现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道路交通不中断、居民家中不进水。”在杭州城市防汛排涝三年行动计划中,2014年的城西地区治涝目标具体而又明确。

  群众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围绕城市治涝目标,杭州市政协将“排涝水”这个关乎民生的热点问题作为今年履职重点,专门下发文件,制订实施方案,向委员发出倡议,委派民主监督员,以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形式,与省、区(县、市)政协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密集开展各类民主监督活动。

  3月6日,召开市区排涝水情况通报会,邀请市城管委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出排涝良策;3月18日,召开排水防涝规划情况通报会,围绕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组织委员献计献策;3月25日,与西湖区、余杭区政协联动开展专题视察和民主监督活动,积极建言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防汛专项工程建设……

  市政协主席叶明与其他副主席也多次分别带队,调研视察监督城市治涝工作,要求广大委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城市治涝多建真言,多献良策,多作贡献。

  委员们建议,“跳出治涝谈治涝,从大背景看,全球气候变暖及由此带来的恶劣天气增加是造成城市内涝的最主要原因。”委员们坦言,现在城市里能冲破霾层下降的必然是大到暴雨,降水量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城市排水设施根本无法应对。如,杭州城西大部分排水管道只能应付一年一遇的暴雨,而2013年菲特台风带来的暴雨则相当于150年一遇。

  早在2004年,杭州就编制了市区平原河道规划,对防洪排涝工程进行总体布局。但委员们认为,城市治涝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河道规划不足以解决内涝问题,还必须把排涝规划纳入区域规划、流域规划整体考虑,做到“治水规划一张图”才行。叶明也特别关注规划这一“龙头”,强调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科学谋划,系统实施。

  “解决排涝,首先要解决防洪问题。”市政协副主席何关新认为,排涝与防洪密不可分,杭州城区地势总体呈西南往东北倾斜状,易受小流域山洪影响,山洪来得快,排得慢。市政协常委、市水利设施监管中心高级工程师林蔚也提出,作为专业规划的排水防涝规划,必须服从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同时还要与它们做好衔接,否则将很难实现规划预期目标。

  怎么办?工程建设一盘棋,上下游齐步走应该是个基本方向。“上蓄、中畅、下排、面渗”,这是市政协城建和人资环委员会副主任张和平为城西防水排涝开出的一剂“药方”。上蓄,就是建设闲林水库拦蓄上游洪水,为下游防涝创造条件。中畅,就是让沿山河等既有河流发挥应有作用,让来水顺畅地通过这里排向下游。下排,就是通过建设三堡南排工程等水利工程,让上游来水从苕溪、钱塘江及时排泄出去。面渗,就是让城市绿地、道路等发挥作用,让降雨更多地渗入地下,蓄滞来水。

  “解决城市排涝问题,还要管道、河道‘双管齐下’。”不少委员针对排水不畅问题建议,借鉴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在杭州地下深处打造一套独立于目前雨水管网系统之外的大型下水道系统,并增加绿化面积,强化雨水的就地处理和利用,并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助推城市治涝,政协责无旁贷。叶明强调,今后政协要改进监督方式方法,把集中监督和经常监督结合起来,把面上监督和重点监督结合起来,把政协民主监督和党政部门工作监督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监督实效,让民众受益。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城市 治涝 民主监督 市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