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最政协
城市化不能以农村空壳化为代价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弘扬乡贤文化
那么,乡村为何变得如此缺乏吸引力?绍兴市的店口镇,或许能为中国的乡村治理和城镇化之路带来一种新的启示。
店口,一个曾经赤贫的纯农业半山区乡镇,改革开放后一跃发展成中国东部省份最富裕的工业镇,人均GDP达2.5万美元。
在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绍兴,就经济发展而言,店口只是一个缩影,但就基层治理而论,店口确实有着不少先行者的探索:请民工输出地的民警来管 理本镇的外来务工人员,请“娘家人管婆家事”;选择不同行业365个普通人的照片上墙,让老百姓获得荣誉感;将村干部履职期间对村民的承诺以及村民对村干 部的诉求刻在桌凳上的“村民桌凳”……种种创新使这个小镇被上海世界城市双年展城市馆选中,成为世界30个参展城市之中唯一的中国城市。
曾赴店口调研社会治理课题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说,农业已成弱质产业,农民已成弱势群体,农村成为落后地区,“三农”问题已成为反现代化和逆现代化的存在。
店口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网络使得这个小社会温情脉脉,而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在公共文化供应、基层民主建设领域的一系列 借助公共艺术的实验与探索,使得店口在社会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构建起一个共同体。现代化的到来,并没有让原有的人际、文化碎片化,反而增强了地方认同和 尊荣感。
“城镇化的要义,不在于物理空间上的塑造,根本是对人的塑造。”这个江南小镇的实践,给赴店口调研的吴晓东留下深刻印象。
城市化绝不能以农村空壳化为代价,更不是为了消灭农村!乡村治理迫在眉睫,农村的严峻现实必须改变!
让传统乡村文化回归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于城镇建设的要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唤起了人们对乡贤、乡绅及乡贤文化、乡绅文化的记忆。
乡愁,正是凝聚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之一。千百年来,多少从乡村走出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最后都会被乡愁牵引,或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乡民树立了榜样,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社会稳定的力量。
记者在店口遇到镇党委书记方维炯时,他正陪同店口乡贤、新加坡睿思环境集团开发总监张迪松作回乡投资考察。“我们集团决定到中国投资,我首选家乡。”张迪松说。
据方维炯介绍,该镇从2011年起每年上门慰问看望店口在外人员亲属,这一做法始于他的前任、现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壮雄。方维炯向记者出示了《店口镇在外知名人士父母慰问表》,总数达94人。
“乡贤是店口的骄傲。作为乡贤家乡的干部,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乡贤的亲属得到照顾,使乡贤多一分对家乡的牵挂。”方维炯说。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乡村 乡贤 文化 农村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