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最政协
环渤海地区谋划中韩自贸区落地 驻大连全国政协委员曾联名提交提案
“互补”与“竞争”
事实上,尽管多个环渤海城市都将目光瞄准中韩自贸区,但是环渤海地区产业的差异性也给了各地合作的可能。李广杰认为,随着区域格局变化,各地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会有差异性,有合作也有互补。
在国家政策相同的情况下,郑贵斌建议各地要错位竞争,扬长避短,避免同质化发展造成资源浪费。
而这种竞争与互补关系不仅仅存在于环渤海城市之间,两种关系的转变也在中韩之间上演。
迄今,中韩双方就自贸协定已进行了11轮谈判,目前争议点主要落在了相互开放市场的空间上。“在农产品(9.11, -0.12, -1.30%)这方面,中国的产量很大,但是韩国基于本国的农业保护,对农产品市场保护比较高,中国要求韩国增加农产品开放、扩大食品市场准入。在工业方面,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石油炼化能力也有了提高,所以对方要求中国开放。”李广杰分析。
据韩国海关统计,中国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从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是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韩国从中国进口的运输设备、矿产品出现较大负增长。
虽然韩国高科技产业层次较高,但随着中国这几年科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在先进整备、战略新兴产业上也有较高的起点。李广杰认为,中韩贸易互补性强,但日后竞争的成分可能会更多。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中韩 韩国 贸区 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