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最政协

云南重金治湖 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

2014年07月23日 11:18 |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 

  2003年之后,昆明城市规划又重新围绕滇池流域发展。2008年制定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 0 0 8 -2020)》,对昆明的定位变更为国际性和战略性,昆明的城市发展更注重人口聚集和城市规模扩大。

  白龙飞认为,昆明的城市规划和滇池的污染治理正好相反,城市规划总是超过规划发展,而污染治理总是达不到治理要求。

  滇池的问题,正在洱海和抚仙湖重复着。段昌群认为,这两个湖泊的治理速度还没有跟上污染速度。洱海和抚仙湖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带来的生活污水,加重了这些地区的治污压力。

  2013年,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武继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玉溪市委市政府已在考虑大力调整规划。“以前规划游客是100万人次规模,但目前已连续3年超过480万人次的游客规模。因此,老的污染源没解决,又加上新的污染。”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抚仙湖流域水环境容量承载力处于崩溃状态”。

  在洱海,环海排污设施的匮乏,至今没有改善。

  今年5月,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说,按照国际公式来推算,洱海流域最佳的居住人口为20万,50万人是极限,而目前,洱海流域已有82万人口。公共基础设施,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李继显说,洱海环海路有120公里,但目前真正修建的截污干渠只有下关西洱河以南11公里,加上大丽路、大凤路的截污干渠总共49公里,基础性投入不足,导致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的水直排洱海。

  近五年内,大量外来者搬入洱海边的喜洲、才村、双廊,租下村民的老房子,改建为客栈。才村一名将住宅改建为客栈的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上百个客栈,之前的排污装置就是安装1- 2个化粪池,让所有污水沉淀后直排洱海。今年村里才新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目前,整个村庄南北各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在南才村,记者看到,300余户居民的污水全部进入一个绿色的净化装置,这个装置每天可以处理50吨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被排入附近的湿地公园,然后流入洱海。当地居民认为,南才村有十几家客栈,每户客栈一天就能产生2-3吨污水,50吨的容量估计无法处理完所有废水。

  公共排污系统的匮乏,甚至在双廊引发了外来商户和政府之间的冲突。去年末,当地政府因污染严重,停止给新开客栈发放牌照。一名客栈老板认为,大理的旅游开发已持续多年,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却没有跟上,把污染罪责归咎于客栈,不公平。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滇池 洱海 仙湖 湖泊 省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