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最政协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崛起之路
贵州政协建言履职将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
原标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崛起之路——贵州省政协建言履职提升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贵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有66%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作为最后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省份,也是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省份,既面临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又肩负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贵州省以“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如何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并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将贵州的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贵州省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特别任务”,他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会议、提案、视察、调研、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建诤言、献良策,为贵州省构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履职尽责。
委员提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2014年1月,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刘济明委员提交《关于严格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案,提出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法规等建议,该提案被确定为2014年贵州省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提案,有力推动了贵州省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建设进程。
在贵州省的努力争取下,2014年7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确定贵州省为国家第一批5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省份之一,并批复同意《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也正式颁布施行。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贵州还组建了省级层面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专门机构,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分别组建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处、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总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
常委会议建言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贵州省委、省政府认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对贵州而言,既是机遇、更是责任,良好的生态是贵州最突出、最响亮的一张名牌,必须要坚持“生态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
贵州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参政议政。2014年11月6日省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围绕省政府关于坚持“生态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进行专题协商。通过深入协商讨论,省政协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要划定好生态红线,建立健全生态资源有偿使用评价体系、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完善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完善相关考核制度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追求绿色GDP,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贵州省已把“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考核制度”列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之一,正研究制定《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实施办法》、《贵州省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和《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作为综合考核县(市、区、特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编辑:薛鑫
关键词:贵州省政协 建言履职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