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审计署:财政专项资金部分领域骗取比例达37%
5月17日, 审计署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结果,发现有94.28亿元专项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发挥效益。
当前,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很多领域需要大量资金,盘活“沉睡资金”显然更为迫切。为何中央一再部署要求,仍有大量资金“趴在账上”?哪些因素影响财政资金统筹盘活?如何推动专项资金的清理、整合、规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日前,审计署专门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促进专项资金统筹整合。
财政资金分配“碎片化”:
农林水类专项由114个处室管
部分领域骗取比例达到37%
审计署副审计长袁野在座谈会上谈道,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财政资金在分配上还存在着“散”“小”的问题,使用上还存在比较“乱”的问题。
从这几年审计结果公告看,目前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碎片化”问题突出,而且特别体现在与民生关系度比较大的项目上。他介绍说,2014年审计机关曾对专项资金的分配渠道进行深入解剖发现,农林水事务类中的66个专项,在分配时中央层级就有9个部门在管, 具体又分散到各部门下属的50个司局、再分散到114个处。“分配渠道非常散。这块资金由114个处分配管理,到底有多少个政策方向?”袁野说。
碎片化、部门化、司处化现象在转移支付分配中也比较突出。袁野介绍说,比如2014年财政部上报转移支付项目是133个,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安排的明细专项是362个。审计抽查了其中343个明细专项,资金分配涉及到43个部门、123个司局、209个处室。资金使用中效率不高。
一些专项不仅使用效率不高,有的在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安全的问题。比如2013年审计发现,有的专项由于分配的部门多,基层逐级审核上报、信息沟通不够、审核监管不到位等,弄虚作假问题比较突出。审计重点抽查了林业贷款贴息、成品油价格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基建投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专项,发现骗取比例达到抽查金额的37%。2014年,审计部门继续对专项进行审计,重点抽查了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涉农资金等,发现资金被骗取套取的情况还是不能忽视。
编辑:杨岚
关键词:资金 专项 财政 整合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英国首相说英欧本周内将敲定未来关系框架细节
成都大熊猫冬日卖萌
河北集装箱“水铁”联运吞吐量逾19万标箱
泰国将封锁打捞上岸的“凤凰”号以开展调查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