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高福利不能变成“乌托邦”
刚刚过去的周末,瑞士对一项“无条件基本收入”提案进行了全民公投。根据该计划,政府将每月向瑞士成年公民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的基本工资,结果有超过76%的投票者对此说了“不”。
“天上掉馅饼”竟然不去接,如此好事却没人买账,听来实在叫人诧异。但细细咂摸一番,瑞士人民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众所周知,瑞士属于高福利国家,但大家更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政府发的钱恰恰来自居民缴纳的税款。在瑞士,居民工资收入几乎一半用来缴税,也难怪一些人宁愿在家领失业救济也不愿工作。倘若这项“超级福利”通过,意味着更重的税负和其他公共支出的锐减,究竟是“瑞士的解放”还是“懒汉的福音”呢?
俗话说“花钱还得看家底”。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自身收入,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同样要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不损害经济效率的前提下,适度提高保障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既可以兜底风险,又有助缩减收入差距,无疑是好事一件。但过于“乌托邦”式的高福利却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且不说这种“吃大锅饭”的公平实质就是整个社会养懒汉,会摧毁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更何况,过度的高福利让财政面临“不能承受之重”,最终会拖垮整个国民经济,诱发经济危机也绝非危言耸听。
在这一点上,政府部门尤其要保持理性。出台政策也好,推行改革也罢,都要着眼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争得选票、迎合选民,而做一些脱离实际的空头承诺。否则,许下的福利或许就会成为压倒自己的稻草。这方面,很多例子足以为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左翼政府为赢得选举,不但不反思既有“高福利”体制之弊,寻求改革之突破,还拒绝财政紧缩,继续维持原有高生活水平。结果,整个国家财政崩溃、资本外流、陷入破产。而此番瑞士全民公投之前,联邦政府和议会两院都认为这项动议过于理想化,鼓励民众投下反对票,着眼点或许就在于此。
“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高福利看似美好,却不能持久。一个人只有勤奋努力,日子才能过得长久,否则就会坐吃山空。个人如此,国家亦然。(范荣)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瑞士 高福利 发钱 公投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