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教师汪康夫申诉40年:仍相信法律 "被强奸"女生出面翻供

2016年07月21日 10:43 | 作者:于亚妮 |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 

妻子:“支持丈夫告到最后”

2016年,已经74岁的汪康夫放下写材料的笔,拿起烟斗慢慢抽上两口,眼神明亮——他身上少见经年申诉者的悲情,更多时候是温和的:他高高瘦瘦的,须发尽白,穿着干净整洁,左手腕上戴着一块老式白钢手表,动作不急不缓,语气不高不低。

汪康夫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都成家立业,还给父母盖了新房。父母年岁大了,大女儿金凤就和一双儿女回家照顾父母。


汪康夫和妻子外孙合影。 


这一家人,除了汪康夫不苟言笑,母亲、女儿、外孙女、外孙都有暖心的笑容。金凤说爸爸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他最大的幸运就是娶了我妈,又生了我们。”她又转头问母亲,“你最大的幸运是什么?”老太太不好意思,指指汪康夫,“最大的幸运就是嫁给了老头子啊”。

1975年,33岁的汪康夫减刑一年出狱,村里人帮他向邻村29岁的周三英提亲。周三英答应嫁给汪康夫,因为门当户对。她的父亲在解放前逃亡香港,怕找家庭出身太好的人受委屈。

刚结婚,周三英就问丈夫:你到底有没有这事?汪康夫说没有,但凡有一点,就不告了。从此,周三英说她没有一次动摇过,哪怕孩子都劝父亲算了,她也支持丈夫告到最后。

汪家一贫如洗。周三英把娘家人塞的结婚红包拿出来给汪康夫买邮票和信纸。为了赚钱,体质弱的汪康夫在家种菜、孵小鸭,妻子一大早就挑出去卖。实在凑不够去申诉的路费,妻子就去借钱,没少看别人脸色。

小外孙女雅婷腼腆地笑着说自己很崇拜爷爷,从爷爷那里学到了要有礼貌、关爱家人;大女儿金凤觉得爸爸教会她们兄弟姐妹诚实、信用、善良和宽容。

江西电视台采访金凤时问道,爸爸的事对你们子女有什么困扰。她对着镜头:“我们头一直抬得挺高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冤枉的,怕什么呢?”

但汪康夫的小女儿汪珍珍向澎湃新闻回忆起她小时候,父亲和村民起争执,人家甩来一句“你这个强奸犯”时,眼泪还是止不住往下滚。

“爸爸很生气很激动,却也没有说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从小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父亲在屋子里写信,她从没开口问过父亲“强奸犯”是什么,“爸爸被骂不吭声,(我)如果问他会让他更难过,也不知道从哪儿问起。”

1979年,汪康夫收到同村石市小学校长钱秋胜的邀请,去学校当代课老师。钱秋胜是汪的初中同学,如今已经退休。他对澎湃新闻说,当时觉得汪康夫是个老实人,又深知他的教学水平,赶上学校缺老师,就找到了他。

1985年,重新教课的汪康夫被选拔到县里比赛,获得“全县小学语文最佳一堂课一等奖”,公费到北京旅游。

虽然汪康夫还是尽职尽责教学,但他和学生的关系变得不亲不疏。“吃一堑还不知道长一智吗?”每天下完课,就回家忙农活。他变得很沉默,路上遇到熟人和陌生人在一起,他不会打招呼,害怕曾经劳改犯的身份拖累了熟人。

金凤说她觉得爸爸从来没有开心过。汪康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至今怀念上世纪60年代的时光,那时他晚上备课到深夜,给同学们准备英雄故事、传记故事、童话故事、笑话故事。他组织学生搞课外活动,爬山、打球、玩“侦察兵”游戏。他发表诗歌、小小说,梦想将来在写作上有所成就。

编辑:杨岚

关键词:教师申诉40年 教师汪康夫申诉40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