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迟福林:全球化新趋势下 如何推动开放转型?
2017年是经济全球化转折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倾向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冲击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上升。与此同时,我国坚定推进自由贸易进程,坚持在扩大开放中谋求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一直态度鲜明。由此,国际社会对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引领者抱有高度期待。我国适应全球化新趋势推动开放转型,既是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又是推进自身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的务实行动。
认清机遇与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变局
当前,经济全球化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需要客观判断我国扩大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战略角色的转变。
其一,经济全球化新变局下自由贸易的大趋势难以逆转。首先,全球自由贸易正遭遇严峻考验。其次,经济全球化新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比如,全球贸易中服务贸易占比持续提高,服务贸易成为自由贸易的重点和焦点。2015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达到23%左右。此外,新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大大降低了经济全球化成本。总的看,短期内自由贸易将经历一个重大调整,中长期内自由贸易的大趋势难以改变。
其二,我国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王牌”。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全球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我国正在发生的产业结构变革、消费结构变革、城镇化结构变革,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正在推进的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以消费为例,“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规模将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预计到2020年,消费需求规模将达到50万亿元左右,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需求占比有可能达到50%。依托巨大的内需市场,未来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可能保持在25%至30%左右。也就是说,13亿人的消费大市场尤其是服务型消费大市场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的突出优势。
其三,适应全球化新趋势促进开放转型,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将使我国赢得国内转型与国际竞争的主动。在经济全球化与国内经济转型历史交汇的大背景下,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自由贸易的制度安排,将牵动影响转型改革全局。2020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窗口期”,适应产业结构变革、消费结构变革和城镇化结构变革的大趋势,要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能。比如,从以货物贸易为主转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使2020年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有可能达到20%以上,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有可能达到10%以上;从以工业为主的市场开放转向以服务业市场为主的双向市场开放,在开放转型中释放大国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厚植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开放转型,不仅将对我国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带来强大动力,而且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
编辑:梁霄
关键词:迟福林 推动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