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特色城镇建设中的“热”与“冷”
大约从2016年开始,特色城市、特色城镇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宣传口号中,并且开始体现为城市的具体行动。此后,更多地方政府推出了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城市或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特色小镇建设很快演化为全国行动,这是一件好事,也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选择,如果操作得当、行动有力,这样的城市发展目标,也必然会成为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新型动力源。在2016年7月20日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规划是重要的,目标也应该有,但目前更需要的是认真梳理每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将它们置于区域文化角色中考量,同时也要在更大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位置,真的做到选准定位、扎实建设,不图快、不唯名、不凑数。
城市的识别性和文化特色,是决定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品牌构成的决定性因素。独特的城市风貌,让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个性和新鲜体验,会给一座城市带来持久的文化影响力,也会为城市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如果以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考量,这其实就是从根本上培育文化生长园地的做法,是没有营销的营销,是不刻意赚钱的赚钱,是城市成长的长久之道。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走到这一步,客观上看,是我们不断认识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发展动力构成变化的结果,但是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和转型,也是有一个过程,是收获和教训并存的。
编辑:梁霄
关键词:特色 城镇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