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兰渝铁路建设者:一辈子能修这样一条铁路 死而无憾
新华社记者 任卫东、王衡、屠国玺
6月19日,随着“头号重难点”胡麻岭隧道的贯通,兰渝(兰州-重庆)铁路向今年全线通车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在迄今8年多的艰苦施工中,参建者们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即将为我国铁路建设增添一条国际领先的“科技线”“争气线”。
钢铁不敌“胡桃木”
兰渝铁路正线全长855公里,途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全线通车后,将改变兰州、重庆之间铁路运输迂回绕行的历史,成为西北与西南最便捷的大能力运输通道。
但让天堑变通途,却面临种种超出预期的困难。
早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修建兰渝铁路,称其为“经过物产极多、矿山极富之地区”。虽然谋划很早,兰渝沿线却因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而成为铁路建设的“禁区”,这条铁路一直未能动工。
在多方努力下,2008年9月,兰渝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院长刘为民介绍,兰渝铁路穿越的黄土高原区和秦岭高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隆升区边缘地带,是华北、扬子、青藏诸板块相互汇集部位,号称“地质博物馆”,穿越区域性大断裂10条、大断层87条以及多处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是我国在建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山区长大干线铁路,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熊春庚说,近年来时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主席卡罗斯曾两次到兰渝施工现场调研,国内外院士和专家曾先后38批次来现场分析指导,公认兰渝地质条件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很多专家感叹说“世界隧道看中国、中国隧道看兰渝”。
记者采访中,听许多施工人员常说这样一句话——“钢铁不敌‘胡桃木’”。这里的“胡桃木”,是指甘肃境内的胡麻岭、桃树坪、木寨岭三座隧道,施工难度在全线均位居前列。比如,胡麻岭隧道1、2号斜井间的173米用了近6年才被攻克,长仅3.2公里的桃树坪隧道因地质难题,历时6年攻坚才最终修通。
“千里兰渝陇最难”,兰渝铁路公司副总经理蔡碧林曾这样赋诗感叹。他介绍,兰渝全线有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瓦斯、岩溶突泥突水四大高风险隧道群,其中甘肃境内隧道难度最大,除“胡桃木”外,还有新城子、化马等隧道。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兰渝铁路 建设者 一辈子